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钢锻造温度(轴承钢锻造温度)

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如何确定的?所以终锻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会使锻件的晶粒粗大,锻后冷却时出现非正常组织。因此,通常钢的终锻温度应稍高于其再结晶温度。中碳钢的终锻温度位于奥氏体单相区,组织均匀,塑性良好,完全满足终锻要求。低碳钢的终锻温度虽处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双相区,但因两相塑性均较好,不会给锻造带来困难。高碳钢的终锻温度是处于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双相区,在此温度区间锻造时,可借助塑性变形,将析出的渗碳体破碎呈弥散状,而在高于Acm线的温度下终锻将会使锻后沿晶界析出网状渗碳体。始锻温度是开始锻造的温度,也是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

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钢锻造温度(轴承钢锻造温度)

确定始锻温度时,应保证坯料在加热过程中不产生过烧现象,同时也要尽力避免发生过热。因此,碳钢的始锻温度则应比铁一碳平衡图的固相线低150~250℃。碳钢的始锻温度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合金钢通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得更多。在确定终锻温度时,既要保证金属在终锻前具有足够的塑性,又要保证锻件能够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所以终锻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会使锻件的晶粒粗大,锻后冷却时出现非正常组织。相反温度过低,不仅导致锻造后期加工硬化,可能引起锻裂,而且会使锻件局部处于临界变形状态,形成粗大的晶粒。因此,通常钢的终锻温度应稍高于其再结晶温度。按照以上原则,碳钢的终锻温度约在铁一碳平衡图A,线以上25~75℃。中碳钢的终锻温度位于奥氏体单相区,组织均匀,塑性良好,完全满足终锻要求。低碳钢的终锻温度虽处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双相区,但因两相塑性均较好,不会给锻造带来困难。高碳钢的终锻温度是处于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双相区,在此温度区间锻造时,可借助塑性变形,将析出的渗碳体破碎呈弥散状,而在高于Acm线的温度下终锻将会使锻后沿晶界析出网状渗碳体。

钢在锻造的时候为什么要加热到高温

因为钢铁的奥氏体转变温度为960度左右(具体数值忘记了),而且每种钢材也不一样。

奥氏体的特性较软,易于变形加工。如果不加热直接锻造,会导致材料的晶格畸变,产生内应力,甚至破裂。在奥氏体状态下锻造后,晶格会重组,减少内应力的产生。

至于为什么要在1000-1250度下锻造,很简单,因为锻造的过程中,工件在冷却,所以要在高于奥氏体的转变温度下进行。

锻造钢铁需要多少度的高温?钢铁又能耐多少度的高温?

锻造钢铁需要870以上度的高温,以便于晶粒的转变;钢铁能耐1420度的高温,大于此温度,就融化为钢水了。-----------------请你确认答案吧。

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过高或过低各有何问题?

始锻温度是开始锻造的温度,也是允许的最高加热温度。始锻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可能造成过烧和过热,但始锻温度也不宜太低,否则将缩短锻造操作时间,缩小锻造温度范围,增加锻造的困难。一般将始锻温度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50~250℃。 

终锻温度是停止锻造的温度。终端温度过高,停止锻造后晶粒在高温下继续长大,使锻件晶粒粗大,降低锻件的力学性能;终锻温度过低时,锻件塑性不良,变形困难,内应力增大,甚至导致锻件产生裂纹。碳素钢的终锻温度约为800℃,合金钢一般为800~900℃。

扩展资料:

锻造温度与锻造工艺有关,大型件有时要分成三火完工,那最后一次变形前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要酌情而定——看变形量而定。临界变形量-温度-晶粒大小三者间的三轴图在锻造手册等有关资料里找得到,一般最后一火加热温度低一些,1150~1180℃,如果已没有多少变形量(或锻造比≤1.2之类),可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50℃——对大多数合金结构钢来说,晶粒快速长大是从1050℃以上开始的。

因为尽管表面温度(尤其是边角温度)低一些,内部温度可能还比较高。这时内热外冷,有较好的“模壳效应”,有利压实内部材料,锻件外形也容易精整。

炼钢铁需要多少温度

冶炼钢铁的温度为1500度左右;你的工作室达不到要求.

一个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其灯丝的温度可达2000度.

1100度是个很尴尬的温度.

1100度,可以用来熔铜、银、铝.用你的工作室来浇铸上述金属的工具品,想必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