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温度高度(温度高度对照表)

天气预报的温度是在多高度处测量的?下午两点,气温37.9摄氏度,地表温度49.9摄氏度。工作人员说,地表温度是指地面的温度,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气温是指地面1.5米高度的温度。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也有例外的,比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因为在对流层其热量来自于下垫面,所以对流层的气温下热上冷,其温度的垂直递减率为0.6℃/100m,即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摄氏度。

天气预报的温度是在多高度处测量的?

温度高度(温度高度对照表)

当然是室外,但不能在楼顶,应在空旷的草坪距地面约1.5米的地方

平时我们看到的主城区的气温、雨量、风向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气象工作人员又是怎样得到这些数据的呢?记者昨日来到这个观测站想探个究竟。

自动采集数据

记者首先来到地面测控科,这里的电脑屏幕上显示

着一串串的数字和温度图形。工作人员唐贵萍告诉记者,沙区气象局从去年开始正式使用全自动的气象数据采集仪器,只要坐在办公室就可即时监控所有的气象数据。

下午两点,气温37.9摄氏度,地表温度49.9摄氏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工作人员说,地表温度是指地面的温度,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气温是指地面1.5米高度的温度。气温计必须放置在百叶窗中,保持不被太阳直晒,自然通风的环境。

现场打探仪器

工作人员带着记者来到观测坪,这个大概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大“屋顶”种满了青草,记者看到了测量雨量的仪器:一个1米左右高的黑色空心圆柱,圆柱的顶端内陷成一个圆锥形,雨水就顺着小孔流到圆柱里的烧杯里。一旦有雨水进入,指针就会带着墨水在数据纸上作标记。

在这100平方米左右的草地上最特别的就数地温测量场地了。一块10平方米左右的泥土,周围还被铁栏杆保护起来。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3根气温计。其旁边一个木架子上还有3根气温计,这3根温度计的一头已经被插进了泥土。

“这是测量地表下的温度。”根据需要的不同,气温计插进地下的深度也不同。而旁边的蓝色电线也是被埋到了土里,另一头则连着一个白箱子,上面写着地温变送器。工作人员说,温度测量后会通过变送器自动将记录送到电脑里进行存储。

高度越高,气温越低吗?

准确地说:

1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

3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通俗地说: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因此,

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

而是太冷。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式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式,是t=20-(6*h)

通常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气温垂直递减率)。

一般来说:气温也是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越高越冷。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的地方是高压。也有例外的,比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扩展资料

划分标准:

1、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

2、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

3、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拓展: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则1千米高处,温度是20-6=14℃,2千米高处,温度是20-6×2=3℃,所以,高度h(km)的高处,温度t=20-6h,任意地的近地面大气〈对流层〉,气温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气温的热源是地面。

一般来说:气温也是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越高越令。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的地方是高压。比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

高度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要降低6度的。这就叫“垂直温度递减率”。这是正常气候条件下的数值,在对流层是这样的。还存在海拔升高气温也升高的现象,这叫出现“逆温层”。我国是以青岛附近海域座位的海拔为基准,基数就是已知的高度数,升高1000米,气温要降低6度,降低1000米,气温要加6度。

高度和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因为在对流层其热量来自于下垫面,所以对流层的气温下热上冷,其温度的垂直递减率为0.6℃/100m,即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