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上升1米温度下降0.006度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式,是t=20-(6*h)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则1千米高处,温度是20-6=14℃2千米高处,温度是20-6×2=8℃所以,高度h的高处,温度t=20-6h在地球上,海拔高度,气温确实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但是,放到整个大气层的尺度上,到了一定高度,电离层,温度不降反升."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该层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而从下垫面加热大气.因而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多,远离地面的空气受热少.每升高1km,气温约下降6.5度.“
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上升1米温度下降0.006度 。
计算方法:
15-(2000-500)÷1000×6=6℃;(2)y=-0.006x+18;(3)当x=3000时,y=0℃。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最高温度会降低0.65℃,平均温度也会降低0.6℃。大气密度(atmosphericdensity)单位容积的大气质量。
空气密度在标准状况(0℃(273k),101KPa)下为1.293g·L-1。空气的密度大小与气温等因素有关,我们一般采用的空气密度是指在0摄氏度、绝对标准指标下,密度为1.297千克每立方米(1.297kg/m3)。
扩展资料
海拔高度与大气密度和温度间的换算关系:
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力为1,相对空气密度为1,绝对湿度为11g/m3。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相对大气压力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低约10%,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空气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在无热源、无遮护的情况下,空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海拔升高不仅对温度有影响,对大气压也有影响。海拔越高,大气压减小。因此会出现一些高海拔地区,无法加热食物的现象。
海拔升高对人体也会产生影响。第一次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时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以会出现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还有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有些儿童或者老年人还会出现生命危险。不过,大部分人都可以在海拔5500米以下逐步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会对人体带来一些不可逆的损害。即使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通常情况下,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式,是t=20-(6*h)
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则1千米高处,温度是20-6=14℃
2千米高处,温度是20-6×2=8℃
所以,高度h(km)的高处,温度t=20-6h
任意地的近地面大气(对流层),气温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气温的热源是地面。
一般来说:气温也是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越高越冷。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的地方是高压。也有例外的,比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气压与海拔
任意地的气压值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
高海拔地带,如果需要烹饪食物,由于气压较低,所以需要使用高压锅等器具来进行烹饪,不然会出现水烧不开、食物煮不熟等情况。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海拔高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拔高度与温度关系是什么
标准大气压下,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
拓展资料: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
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1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
3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通俗地说: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因此, 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 而是太冷。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式,是
t=20-(6*h)
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则1千米高处,温度是20-6=14℃
2千米高处,温度是20-6×2=8℃
所以,高度h(km)的
高处,温度t=20-6h
在地球上,海拔高度(即8848米的范围内),气温确实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
但是,放到整个大气层的尺度上,到了一定高度,电离层,温度不降反升.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该层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而从下垫面加热大气.因而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多,远离地面的空气受热少.每升高1km,气温约下降6.5度.“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langhai8@163.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umai.net/tianqi/2022122600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