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甲骨文多为卜文,与霾相关的卜辞曰:霾其有咎。意思是霾这种天气对人不利。在《诗经-邶风-终风》中可以看出古人怎么看待霾-“终风且霾”,也就是说大风使空中降下许多土气。霾的词组1、雾霾释义: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也可以说是心情不好,处于阴霾状态。霾字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
霾指一种大气现象。
在遥远的古代,先人不识该现象,认为其为一种巨兽,同“蜃”、“虹”、“雾”等为妖兽,具有“无形无质,可看到、摸不着”的特点;古籍中记载霾兽以“土、木、竹、石”为食,常与雾同时出现,故称“雾霾”。
商代甲骨文多为卜文,与霾相关的卜辞曰:霾其有咎。意思是霾这种天气对人不利。这里只能再一次膜拜古人的智慧了。在《诗经-邶风-终风》中可以看出古人怎么看待霾-“终风且霾”,也就是说大风使空中降下许多土气。
霾的词组
1、雾霾
释义: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2、阴霾
释义: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2.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也可以说是心情不好,处于阴霾状态。也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1、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霾。
2、乱风时空中降下沙土,尘土飞扬。
3、古同“埋”,埋葬。
霾拼音mái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盐霾[yán mái]
由于在空气中存在很细的海盐粒子所产生的霾。盐粒通常来自海沫的蒸发。
2、氛霾[fēn mái]
云烟;阴霾。
3、霾暗[mái àn]
昏暗貌。
4、霾晶[mái jīng]
失去光耀。
5、霾蒙[mái méng]
阴霾迷蒙。
古人的诗文中经常会出现“霾”这个字,如郦道元《水经注·溱水》:“交柯云蔚,霾天晦景。”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眊眊然骚扰内生,霾雾填拥惨沮。”《太平广记》卷373《精坚六·杨祯》引《纂异记》:“自是晨去而暮还,唯霾晦则不复至。
古人在描述阴郁天气时也经常使用一些与“霾”联用的合成词,此外还有阴霾、霾曀、霾晦、霾暗、霾霃、幽霾、旱霾等词语。现代人最常用的“雾霾”一词,在古代也能找到踪迹,如《太平御览》卷645《刑法部十一》引崔鸿《前凉录》曰载:“是月沉阴昏,雾霾四塞。”
在甲骨文之后,现存最早的记载“霾”的文本是《诗经·邶风·终风》篇,其中说到“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大意是整天刮风又扬土,那个他是否肯再来。如果不去也不来问,总是让我心痛地思念。
1.mái。
2.霾,汉语常用字,基本含义: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
3.乱风时空中降下沙土,尘土飞扬。
4.古同“埋”,埋葬。
5.霾相关组词:霾晶、雰霾、霾蒙、霾暗、霾晦、霾霃、黄霾沙霾、风霾、旱霾等。
6.笔顺:横、点、横撇、竖、点、点、点、点、撇、点、点、撇、弯钩、撇、撇、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7.霾的成语:花霾脖子、雨霾风障、阴霾密布。
古代“霾”字,就是指风夹带着尘土而下。
霾这种天气状况,早在正史就有记载了。如《晋书天文志中》就有记载如下:“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基本释义:
1.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
2.乱风时空中降下沙土,尘土飞扬。
3.古同“埋”,埋葬。
古代“霾”字的含义
此字竟然在殷墟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发明这个字的人很有幽默感:一只瞪大眼睛的狡猾狸猫,在簌簌而下的雨中藏头露脚地走着。
商代甲骨文多为卜文,与霾相关的卜辞曰:霾其有咎。意思是霾这种天气对人不利。这里只能在一次膜拜古人的智慧了。在《诗经-邶风-终风》中可以看出古人怎么看待霾-“终风且霾”,也就是说大风使空中降下许多土气。
屈原的《楚辞》里把霾与埋等同起来,有土中掩藏的意思。
那么在古代,霾究竟是指什么样的天气情况?
辞书之祖《尔雅·释天》中说:
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天气下地不应曰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雾谓之晦。
《说文解字》也说“霾,风雨土也”,《诗·邶风·终风》中有“终风且霾”之句,《毛传》曰“霾,雨土也”,都是一个意思。三国时期孙炎对“终风且霾”的霾做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大风扬尘土从上下也”。这样,我们可以大致明白,雨在这里作动词,雨土即是像下雨一样散落尘土。闻一多就在《风类诗抄》中说:“大风扬尘,从上而下曰霾。”霾,就是风夹带着尘土而下。
《楚辞·远游》有“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一句,东汉王逸注曰“扫除雾霾与尘埃也。”是说风在前面为“我”扫除雾霾与尘埃。东汉的刘熙在其《释名·释天》中说:“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释名》是古代一本探究事物得名来源的书,刘熙在书中这样解释霾,与《尔雅》一以贯之,但更具体地描述了霾的表象,即昏暗。因此,有“霾晦”一词,形容大风扬尘以致天色晦暗,如唐代储光羲《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中的“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王逸注中所说之意了:“风伯”不仅要扫除尘埃,还要让天色不再晦暗。
霾这种天气状况,早在正史就有记载了。如《晋书·天文志》中就有记载如下:“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晋代对霾已经有了更为详细的描述。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langhai8@163.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umai.net/wumai/2022120315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