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雾霾 > 正文

防治雾霾建议10条(解决雾霾的建议与措施10条)

防治雾霾的建议10条怎么写?防治雾霾的建议 防治雾霾的建议,雾霾的影响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人体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近几年内,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在一些大城市中更为常见。防治雾霾的建议2 防治雾霾的建议10条如下: 1、全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入手,制定长期性、战略性的防治方案。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 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随着人类过自然环境的过分开采和建设,导致我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雾霾。

防治雾霾的建议10条怎么写?

防治雾霾建议10条(解决雾霾的建议与措施10条)

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发挥经济、法律、管理等手段的作用。现有以下几项建议:

一、完善空气质量监测,建立空气质量发布体系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

二、出台应急措施,建立应对雾霾等重度空气污染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对扬尘的治理。

四、深入推进废塑料行业整治。

五、严控重污染行业。 

六、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七、健全考核监管体系。

八、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司法打击力度。

九、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发挥人民群众的预防雾霾的主人翁地位。

十、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以上内容参考:雾霾治理 - 百度百科

防治雾霾的建议

防治雾霾的建议

防治雾霾的建议,雾霾的影响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人体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近几年内,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在一些大城市中更为常见。以下分享防治雾霾的建议。

防治雾霾的建议1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人类

你可曾看到浓密的黑烟遮住了蓝天?您可曾见到那墨黑的.废水污染了碧河?你可曾听到树林临伐前的呼救?您可曾闻到鸟儿在枪口下绝望的哀鸣?您也许会说:是啊,我只看到城市闪烁的霓虹灯

却寻不到星星的踪迹;您也许会说:是啊,我儿时的那一方秀水已干涸,我梦中的青山已荒芜,我见不到鸟儿成群地飞过天空,只能偶尔听到它们孤单凄历的鸣声.

1、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李智指出,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一:诱发呼吸道疾病。组成雾霾的颗粒物比较复杂,微小的颗粒物容易进入人体。大量的颗粒物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因此,人在雾霾天出门需要佩戴好口罩,避免吸入大量微小颗粒物。

二:伤肺,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容易在人体的肺部黏膜中堆积。而且,雾霾天气的氧气含量低,对于一些老年人十分不利。

这些容易造成人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心脏病或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在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的环境中生活的死亡率增加10-27%。

三:增加心肌梗塞风险。人体处于低气压环境的时候血压容易升高。雾霾天气气压较低,人体血压自然会升高。此外,雾霾的温度往往较低。患者突然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的热膨胀和收缩也会增加血压,从而导致中风和心肌梗塞的风险升高。

四: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雾霾天气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比普通人更高。这是因为,雾霾中微小的颗粒物宛如一个隐形的杀手。长期吸入它伤脑、伤肺、容易的呼吸道疾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长此以往,人体一旦“超载”,就容易患上癌症。

防治雾霾的建议2

防治雾霾的建议10条如下:

1、全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入手,制定长期性、战略性的防治方案。

2、尽快完善空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

3、量化考核官员治理环境表现。

4、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

5、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6、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

7、大力发展新能源以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8、建立全省统一协调下的联动工作机制。

9、推动省际间大气环境的治理协调。

10、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研究基地或实验室等方式,大力开展雾霾治理相关技术研发。

防治雾霾的建议3

雾霾包括雾和霾,是一种气候现象,雾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呼吸道的影响,雾霾中持续漂浮着大量的细微颗粒,不能够完全降解,长期处于雾霾环境中就会不可避免的吸入细微颗粒,从而沉积在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可以诱发支气管哮喘,也可以引起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2、诱发感染性疾病,在雾霾的天气中细菌更容易繁殖,从而增加人感染的机会,既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引起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3、增加患癌的概率,已有相关文献报道,长期处于雾霾环境中增加多种癌症,包括支气管肺癌的患病概率。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雾霾的环境中容易引起头昏、头疼,且有文献报道雾霾中的微小颗粒可引起脑功能减退。

雾霾是什么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1、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的组成十分复杂,大小有数百种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2、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雾霾天气,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3、引发各种细菌性疾病。因为雾霾天气阳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阳光微弱。这样会使地表面的细菌病毒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过敏等疾病。

4、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众所周知,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60%,而雾霾里含有的有害颗粒物更多,所以雾霾比吸烟更易致癌。

5、使人心情压抑烦躁。人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雾霾天气阴沉昏暗,空气污浊,人的情绪也会变的低落,心情烦躁。做起事来缺乏活力。

6、易发生交通事故。雾霾天气会让可见度降低,严重的只能看清几米的距离。对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十分危险。

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

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

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随着人类过自然环境的过分开采和建设,导致我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雾霾。尤其在一些大城市中雾霾则更加常见。下面来看看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

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1

雾霾的危害

1、影响呼吸道

雾霾中含有的有害细颗粒和有毒物质很容易被吸入人体,直接从鼻孔进入咽喉、支气管,干扰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在进入咽喉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人体发生炎症,而影响到支气管的时候,会影响肺部正常的气体交换,很容易引发急性鼻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等呼吸系统疾病,而本身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会容易在雾霾天导致病情复发,加重病情。

2、影响心脑血管系统

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较多,特别是低气压天气很容易影响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容易诱发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特别是在外出的时候,寒冷的室外很容易造成血管出现热胀冷缩,导致血压升高。

3、致癌

雾霾天气下雾气中含有的有害细颗粒和有毒物质达20种之多,其中具有致癌效果的多含芳烃等物质可能会引发身体患肺癌等癌症,特别是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方,人们患癌症的风险更高。

4、影响心理健康

雾霾天气光线较差,低气压压迫在的人们头顶,很容易造成人出现精神倦怠、情绪低落、悲观情绪易出现,很容易造成人出现轻度的抑郁情况。

5、对交通的.影响

雾霾天气大气中雾气较重,视野的能见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差人体视野易模糊,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雾霾的预防措施

1、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人们长时间待在室内,室内的空气质量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以选用负离子式的空气净化装置,负离子可以与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结合,凝聚沉降,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可以提高净化效率,实现超微净化。进入室内的污染物主要是PM2、5、PM1等超微颗粒物,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很难过滤掉。

2、外出戴口罩 雾霾天气最好能够避免长时间在室外逗留,如果需要外出最好能够佩戴口罩。口罩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毒雾由口鼻入侵人体,减少雾霾对人体的伤害。选择口罩上尽量选择棉质口罩,外出归来可以用清水冲洗鼻腔等。

3、减少门窗通风 预防雾霾的伤害,我们要注意平时减少开窗通风时间,如果可以应该紧闭门窗。这是因为雾霾天气中空气中大量的污染物不易散去,如果打开门窗,很容易导致污染物进入室内,引发身体不适。

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2

雾霾的危害

1、伤肺

雾霾天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且接触面积较大,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并且大部分会被人体吸入。

2、伤心脏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证明,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会提高10%~27%。

3、伤血管

雾霾天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高,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时,汗液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4、伤皮肤

皮肤也有呼吸功能,在干净的空气里,皮肤会很舒适、滋润,但如果在一个很脏的环境里,皮肤会很不舒服。

5、伤脑

雾霾不仅伤害器官,更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神经系统。钟南山曾介绍,美国第65届老年医学会年会有个结论,空气中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的脑功能就会衰老3年。

6、伤生殖泌尿系统

雾霾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期。雾霾中的可吸入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会逐渐堆积在人体各个器官,包括精液工厂的阴囊。

雾霾的预防方法

1、少出门: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2、外出戴口罩: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

3、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

4、雾霾天气少开窗: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雾霾的危害以及防治雾霾的看法3

10条建议助你抵御雾霾

1、尽量不出门,尤应避免户外晨练

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容易使人感到胸闷不适。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展练,以免诱发心绞痛、脑出血等疾病。

2、外出戴专业防尘口罩

由于细颗粒物太细小,市面上的棉纱口罩只具有防尘作用,无法阻挡PM2、5。经过国家批准的KN90、KN95、N95级别的防尘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细颗粒物,对大部分细菌、病菌等都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3、外出归来即清洗

在雾霾天气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鼻腔及裸露肌肤,换上干净的衣物,以免将细颗粒物带入室内,加重室内空气污染。

4、饮食清淡多喝水

在雾霾季节,心血管病患者宜进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可适当多吃梨、橙、萝卜、枇杷、百合、莲子等清肺化痰的食物。

5、适当饮用“清肺除尘”茶

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具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有效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6、适当服药

心血管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保护心血管的药物,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痉挛,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预防心肌梗死、中风发生,保护心脏健康免受浓雾侵害。

7、雾霾天气少开窗

人每天有7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PM2、5的危害效应更大。雾霾天气紧闭门窗是错误的,因为室内空气需要流通。但不应在早晚开窗通风,因为此时污染最重,等太阳出来后(中午前后)开窗通风换气为好。

8、少吸烟或不吸烟

香烟烟雾中含有大量PM2、5,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应少吸烟或不吸烟。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就应该尽量远离烟雾环境。

9、适当种植绿色植物

绿萝、鱼尾葵、万年青、富贵竹等叶片面积比较大的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可降低室内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10、利用设备除尘

可以用空气净化器过滤PM2、5,也可以用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吸收空气中亲水性的PM2、5,净化空气。

防治雾霾的建议10条是什么?

防治雾霾的建议10条如下:

1、全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入手,制定长期性、战略性的防治方案。

2、尽快完善空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

3、量化考核官员治理环境表现。

4、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

5、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6、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

7、大力发展新能源以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8、建立全省统一协调下的联动工作机制。

9、推动省际间大气环境的治理协调。

10、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研究基地或实验室等方式,大力开展雾霾治理相关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