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原因(水污染案例及原因分析)

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原因(水污染案例及原因分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原因,以及水污染案例及原因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开始进入高发期。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越来越多地牵动公众神经,让饱受水资源匮乏之困的水行业雪上加霜。

自然环境的恶化,污染物质的排放,直接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中国自来水的安全标准不仅没有赶上直接饮用的国外标准,就连最基本的水源也受到了不容小觑的污染。

2011年全国工业水污染事故频发

今年4月,约600吨四氯化硅废液通过湖北荆门钟祥城市排水管网大量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导致处理厂瘫痪两个多月,市区生产生活污水倒灌至护城河,臭不可闻。

同样在4月,江苏大丰市新丰镇赤旗村部分群众因身体不适到卫生院就诊,病因疑为村民饮用的自来水受污染。大丰市委、县政府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查组初步结论为:供应赤旗村第二、第三、第四村民小组区域的自来水受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污染原因初步认定:4月初该区域上游自来水管道因植树开挖导致多次多处破裂,加之该镇水厂采取间断性供水方式,导致污水渗入水管。

5月17日,黑龙江五常市山河镇的水污染事件致使数十名儿童产生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截至23日20时,陆续有95人自觉有症状。病例主要集中在山河镇中心小学校、山河镇幼儿园、山河镇聋哑学校及附近居民。截至24日17时,仍有26名儿童在医院接受输液治疗。25日,自来水污染的两处管线漏点抢修完毕,恢复正常供水。

6月4日晚间,浙江省建德市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灌装车泄漏的部分苯酚流入了新安江。因时逢该区域内暴雨影响,导致部分泄漏苯酚随地表水流入新安江中。由于事发地新安江位于杭州市重要饮用水源地上游,对下游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造成重大影响。

6月20日,广东省化州市新安镇龙潭村委会狮子岭的化州市德英高岭土厂长期违法偷排未经处理含酸性废水,致使当地龙窝河及李苗库湾水体污染。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日晚间,龙窝河及李苗库湾水质酸碱值已经上升并达标,其下游饮用水水源地鹤地水库水质无异常,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近来,不少地区的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其中原因的深层思考。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单从直接方面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水体污染相当严重。据环保部门监测,近年来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全国约1/2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二是部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加剧了水污染的恶化趋势。根据最新《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淮河开发利用率为53%,辽河开发利用率为66%、海河开发利用率为100%,导致这些河流枯水期基本没有生态流量,大大降低了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三是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据环保部门查实,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用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四是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水污染事故发生的起数,约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总量的49.2%。五是守法成本较高,违法成本较低。

水污染防治工作发展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分析太湖水被污染的原因,谢谢啦!

太湖水污染的真正原因——硫醚类物质

今年1月11日,美国《科学》杂志“来信”栏目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敏等几位研究员。他们将反驳的矛头直指几个月前同样刊登在《科学》杂志“来信”上的一篇关于“太湖水质问题是由于蓝藻暴发所导致”的文章。

事情缘起2007年初夏。江苏无锡市太湖水部分水域发生了蓝藻大面积暴发的现象,在局部区域形成了“密不透气”的巨大污染团。

就在这个时候,无锡市民在自家的自来水管流出的水中,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自来水无法使用了,无锡地区出现了饮用水危机,各大超市甚至桶装纯净水断货脱销。一些市民认为,自来水中的气味与太湖水中蓝藻发出的味道很像。而国际科学界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于是,去年8月31日,《科学》发表署名露丝·郭的文章,将无锡市自来水发臭缘由的矛头指向了蓝藻暴发。露丝·郭说,“太湖水质问题是由于蓝藻暴发所导致。”

杨敏此次撰文指出,无锡自来水发出异味的“元凶”并非蓝藻,并用他们研究掌握的第一手数据澄清了人们对自来“水臭事件”的误解。

杨敏告诉记者,得知自来水臭味事件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马上赶到了无锡进行水质问题的调查。

“到了无锡市后,我们采集了当地民众集存的、带有强烈臭味的自来水,并且采集了所谓‘黑水团’的水样。”杨敏清楚地记得,当时水样中弥散出强烈的腥臭味,如同沼泽中散发的味道一般。

通过现场感官和仪器测试,研究人员得出了初步判断——腥臭味来自于硫醚类物质。硫醚类物质是有机体在厌氧环境中腐败的产物。

随后,研究人员将水样带回了实验室。他们利用实验室的臭味分析专用设备——感官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水样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发现在污染水团和被污染的自来水中,确实存在着高浓度的硫醚类物质,以二甲基三硫为主。

这个结果一出,杨敏得到了蓝藻并非“元凶”的结论。他有着充分的理由:

二甲基三硫为主的高浓度有机体排放到水体后,很快就会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从而形成了局部的厌氧环境。在厌氧条件下,许多细菌可以将有机体中含硫的蛋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生物体内必要的一种与代谢有关的物质,转化为二甲基三硫等硫醚类物质。

这类物质有着恶臭的气味,通常是很强的沼泽味或鱼腥味。对于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这种物质并不陌生,但它并非藻类的代谢产物。

典型的藻类代谢产物,是二甲基异莰醇(MIB)。那是一类散发着土霉味的物质,也是世界各国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致嗅物质。长期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居民,可能对它散发出来的臭味早已习以为常了。

此次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硫醚类物质,因此此次异臭事件的罪魁应该不是“蓝藻”。

“我们并没有对太湖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所以,不能确定居民说的‘和自来水臭味相同’的太湖水的臭味到底是什么。应该说,太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而且太湖也常年受到周边排污的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太湖水中同时含有一定浓度的MIB和二甲基三硫是可以想象的。”杨敏说。

杨敏告诉记者,研究人员也对水源及饮用水中的藻毒素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整个“臭味事件”中,藻毒素在水源中的含量非常低,远远低于饮用水的标准。当时,在对“臭味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还采用了活性炭吸附的技术,所以,饮用水中藻毒素含量会更加的低,而不存在藻毒素的健康风险。

这再一次证明了,事件的主要问题是臭味,而非藻毒素!

杨敏认为,一个值得指出的问题是,太湖年年都会出现蓝藻水华暴发的现象,但在往年,并没有出现类似2007年那样严重的腥臭味。因此,将无锡“臭味事件”简单地归咎于藻华暴发是不合适的。

2007年,太湖第一次出现蓝藻水华是在4月下旬,然而无锡饮用水出现腥臭味是5月底到6月初之间。这种恶臭持续了一周多的时间也就消失了。而在9月,蓝藻依然大量存在,却也再没有出现自来水臭味的问题。也就是说,单纯的蓝藻水华暴发不会产生类似的臭味问题。

在《科学》刊登的文章中,杨敏提到,整个太湖湖面有2400多平方公里,在太湖主体并没有出现被蓝藻大面积覆盖的情况。一些媒体刊登的覆盖着厚厚一层绿色蓝藻的太湖照片,其呈现出来的情况主要出现在下风向的沿岸地带;由于湖风的吹扫,浮在水面的藻体被风吹到下风向,这相当于藻类被风收集到下风向的湖岸带。但是,那种用局部出现的情况来代表太湖整体的做法是不妥的。

在蓝藻问题暴发时期,对于自来水质是否受到蓝藻影响,各方声音存有很多争议,而今,杨敏提出的最新结论是否能让蓝藻洗清罪名?

杨敏说,“我的论文只是从科学的角度阐明了导致水中发生异味的物质,指出蓝藻水华暴发和饮用水臭味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这一结果是经得起推敲的,目前还没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水污染有哪些严重事例

水污染的事例一:水俣病事件 1950年,在日本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大批精神失常而自杀的猫和狗。1953年,水俣镇发现了一个怪病人,开始时步态不稳,面部呆痴,进而是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1956年又有同样病症的女孩住院,引起当地熊本大学医院专家注意,开始调查研究。最后发现原来是当地一个化肥厂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采用成本低的汞催化剂工艺,把大量含有有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鱼中毒,人和猫、狗吃了毒鱼生病而死。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水污染的事例三: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水污染的事例四:泰晤士河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而上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的污染进一步恶化,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1849年到1954年,滨河地区约2.5万人死于霍乱。水污染的事例五:金矿事件 2000年,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泄漏出氰化物废水,流到了南联盟境内。毒水流经之处,所有生物全都在极短时间内暴死。流经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联盟的欧洲大河之--蒂萨河及其支流内80%的鱼类完全灭绝,沿河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这是自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欧洲最大环境灾难。

引起杭州钱塘江水污染的原因?

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给无锡市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巢湖、滇池也不同程度出现蓝藻。杭州市的东新河也发现了蓝藻。水资源再一次向人类发出了危机的警告。这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最近警告的:“我国水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其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36%,人口达1400万,占全省的30%,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5%,钱塘江北源为新安江,源头在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两省交界怀玉山脉主峰六股尖东坡;南源为兰江,其上游为齐溪,源出安徽省休宁县南部的青芝埭尖北坡,南北两源在建德县梅城汇合,河长从北源源头至河口入海处 668km  。2004年盛夏,因多种原因,该流域部分江段蓝藻爆发一度影响到我们的饮水用水安全。经过几年后,现在钱塘江的水质又如何呢?因此,我对钱塘江的上、中、下游水质情况做了一次简单的调查,主要是实地的水质观察以及通过资料的搜集等,完成了本次的调查报告。

一、实地察看

2009年7月底我随妈妈去淳安千岛湖云港溪源头考察,那里是钱塘江北源新安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该支流汇入千岛湖。云港溪的溪水清澈见底,我下去零距离接触,在这样的暑天,溪水还是凉凉的,我用空矿泉水瓶取了一瓶作为水样,还忍不住喝了一口,有点甜。我还在富春江富阳市段(钱塘江中游)取了一瓶水样,富春江的水看上去远没有云港溪那么干净,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我在钱塘江杭州钱江三桥处取了水样,看   

上去比富春江更混浊一些。

淳安云港溪 富春江富阳市段

   

钱塘江钱江三桥

二、水质调查

1、实验检测

我把钱塘江上、中、下游取得水质和农夫山泉的水做了一个对比观察,其中做了过滤、PH试纸、浑浊度的观察,具体结果详见下表。

取水地点

清洁度

滤纸沉淀观察

PH值测试色

云港溪

清洁

只有几滴细小的沉淀物

淡绿(比农夫山泉浅)6.5-7.5

富春江富阳段

有点混浊

有较多的细颗粒沉淀物

淡绿(比农夫山泉浅)6.5-7.5

钱塘江钱江三桥

有点混浊

有较多的细颗粒沉淀物

蓝色8-9

农夫山泉

透明无色

淡绿7-7.5

PH值试纸检测对比图

从清洁度观察以及PH值试纸检测结果可知:从钱塘江上游到富阳段到杭州段,水逐渐变脏,特别是杭州段水质碱性高达8-9,说明水体已被污染。

2、资料分析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质量通报》(2009年11—12),钱塘江水系参与评价的重点水功能区40个,其中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17个,占总数的42.5%。水功能区总评价河长 653.6km ,达标河长 258.8km ,达标率为39.6%。40个重点水功能区中,其中Ⅱ类水为主的有9个,占22.5%;Ⅲ类水为主的有9个,占22.5%;Ⅳ类水为主的有9个,占22.5%;Ⅴ~劣Ⅴ类水为主的有13个,占32.5%。其中钱塘江闸口断面监测水质为Ⅳ类,氨氮、锰不达标,2020年该断面目标水质为Ⅱ类。该水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个别河段、锌、汞超标。

2007年11-12月《浙江省水资源质量通报》,钱塘江水系参与评价的重点水功能区40个,其中水质达标的水功能区22个,占总数的55%。水功能区总评价河长 653.6km ,达标河长 322.2km ,达标率为49.3%。40个重点水功能区中,其中Ⅱ类水为主的有14个,占35%;Ⅲ类水为主的有11个,占27.5%;Ⅳ类水为主的有4个,占10%;Ⅴ~劣Ⅴ类水为主的有11个,占27.5%。其中钱塘江闸口断面监测水质为Ⅳ类,氨氮、锰不达标,2020年该断面目标水质为Ⅱ类。该水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个别河段氟化物、锌、汞超标。

2003年5-6月的《浙江省水资源质量通报》中钱塘江水系参与评价的水质断面17个,水质为Ⅱ、Ⅲ的断面有10个,占58.8%;水质为Ⅳ类有3个,占17.6%;Ⅴ~劣Ⅴ类水为主的有4个,占23.5%。该水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

钱塘江水质2003、2007、2009年对比表

年份 水质

Ⅱ~Ⅲ类

Ⅳ类

Ⅴ~劣Ⅴ类

2009.11-12

45%

22.5%

32.5%

2007.3-4

62.5%

10%

27.5%

2003.5-6

58.8%

17.6%

23.5%

从表中及资料可以看出,水质还在继续恶化,Ⅱ~Ⅲ类水2009年比2007年、2003年都降低了,Ⅴ~劣Ⅴ类水在逐年增加。而到2020年钱塘江的目标水质均为Ⅲ类及以上,全面达标。

三、原因分析

钱塘江的水质好差直接影响钱塘江下游数百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钱塘江水系目前还存在Ⅴ~劣Ⅴ类水32.5%,这影响了钱塘江流域的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环境。省里虽然一直在采取整治措施如1996年的关停“十五小”、1998年的“治太”、特别是1999-2000年大规模的“一控双达标”运动和连续三年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及正在开展的 “811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即八大水系、11个设区城市和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污染)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而整个“811”行动的整治计划关键区域就是钱塘江水域。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累积效应,水体质量不容乐观。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公报》(2006、2007、2008、2009),钱塘江流域废污水2009年排放量为18. 07亿立方米 。2001—2009年钱塘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见如下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排污量

10.37

12.92

17.64

17.74

18.10

17.85

17.45

20.81

18.07

从表中可以看出,钱塘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2009年是2001年174%,污水增加幅度大。根据分析钱塘江污染主要原因如下:

1、 工业污染。

钱塘江流域工业污染排放日趋复杂,工业企业污水直排和超标准排放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结构性污染严重,氨氮排放量大,浓度严重超标,给钱塘江流域水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如杭州新安江味精厂、浙江蜜蜂集团、巨化集团公司等。建德的化工、桐庐的电镀、富阳的造纸、萧山的印染等这些在传统的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块状经济,对钱塘江母亲河的保护也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另外由于客观上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原因,使一些企业偷排直排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2、农业面源污染

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农业活动中由于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剧毒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不可降解农膜年年弃于田间、大型养殖场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等。这些污染源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大。

3、生活污染

目前全省约有40%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基本不处理,采取直排,给钱塘江增加污染。我们热衷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纸巾、餐具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的大量使用并迅速被废弃、垃圾化,又带来严重的回收难题,并对水环境的洁净构成了直接危害。无节制使用洗衣粉等洗涤剂的生活方式,同样起着双重恶化水环境的作用———不仅直接大量制造着生活污水,而且这些产品的生产又是耗水、污水的。

4、其他污染

现在旅游业、饮食行业的兴起,对水环境同样造成很大的污染。特别是一些景区旅游点污水不处理或不达标,直接排放。另外,还有一些水产养殖等也给水体增加污染。

四、建议措施

1、加大宣传,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学校举办讲座,有关水资源的知识竞答等方式,宣传《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节约水资源,使用无磷洗涤用品等,不让垃圾进入河道,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水环境。

2、加强社会公众监督。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包括媒体新闻单位、社会公众等)监督破坏钱塘江水资源的各种行为,形成人人有义务监督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3、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根据钱塘江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各个区域的排污总量,对各个区域进行总量控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钱塘江的污染问题。

4、对偷排和不达标排放增加处罚力度。

目前由于客观上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原因,使一些企业偷排直排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建议今后要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让企业违法排污得不偿失。

知识链接:

1、蓝藻又称蓝绿藻,藻体具有特殊的色素,一般呈蓝色,是藻类中最原始的类群。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仅有核质,不具核仁和核膜。蓝藻是广适性藻类,在 85℃ 的温泉中,在高山的冰雪中,在海洋及淡水中均有生存。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

2、钱塘江流域的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接纳水污染物的能力。

3、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进行化学氧化时消耗氧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COD值愈大,表示水体受污染愈严重(通常认为是有机物造成的污染)。

4、氨氮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威尔士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原因

威尔士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原因是45t异氰酸甲酯泄漏引起的饮用水污染事件。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1984年1月,位于美国威尔士的一家化工公司,将酚排入迪河内,使北威尔士和西北英格兰地区200万居民的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被公认为世界上公害之水污染事件之一。

关于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原因和水污染案例及原因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