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温度分布(全身温度分布)

另外,以最热月平均温度10℃等温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18℃等温线作为划分寒、温、热三带的界线。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农作物生长活跃,所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就是根据日平均气温≥10℃累计值为标准。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等温线的不同排列,反映出不同的气温分布特点。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悬殊。等温线的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多。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三,即纬度、海陆和高度。对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的特征,可作如下分析。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么样的?

温度分布(全身温度分布)

纬度地带性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

它是地带性因素造成的,即由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而导致各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

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它是按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分得,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纬度带。

另外,以最热月平均温度10℃等温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18℃等温线作为划分寒、温、热三带的界线。这种气候带,称之为温度带。基本上也是按纬度划分,沿纬向伸展的。

中国气候主要类型:

1、亚热带季风。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2、温带季风。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中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也可细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

在各温度带中,寒温带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2%。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为高寒气候,占国土总面积的26.7%,其余占国土总面积的72.1%的地区属于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因此,中国以温暖气候为主。

扩展资料: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中国跨纬度广,热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农作物生长活跃,所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就是根据日平均气温≥10℃累计值为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温度带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什么?

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根据计算时间长短不同,可有某日平均气温、某月平均气温和某年平均气温等。通常通过气温的平均情况来表达气温一天的状况,这就是平均气温。

由于不同气象站,每天观测次数不等,中国气象部门统一规定,日平均气温是把每天02时、08时、14时、20时四次测量的气温求平均,还要精确到1/10度。

除了日平均气温,还有候(5天)、旬(10天)、月、年平均气温。以表达不同时段气温的变化特点。气象部门每天02时、08时、14时、20时(北京时)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观测或者02时、05时、0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每隔3小时进行气温观测。

为了特殊需要(如航空),甚至进行间隔1小时、半小时的气象观测。

1、某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

2、某月平均气温:某一月的多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3、某年平均气温:某年的多日平均气温(或多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扩展资料:

自然因素

某地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实际气温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则气温显出周期性变化;相反,就显出非周期性变化。

不过,从总的趋势和大多数情况来看,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周期性还是主要的。热量平衡中各个分量,如辐射差额、潜热和显热交换等,都受不同的控制因子影响。这些因子诸如纬度、季节等天文因子有着明显的地带性和周期的特性。

而下垫面性质、地势高低,以及天气条件,如云量多少、大气干湿程度等,均带有非地带性特征。同时,不同地点,这些因子的影响也不相同,因而在热量的收支变化中引起的气温分布也呈不均匀性。

人类影响

(1)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

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

(2)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3)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个火炉在燃烧,都在排放热量。

(4)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

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度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均气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温

气温的分布状况

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所谓等温线就是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地点的连线。等温线的不同排列,反映出不同的气温分布特点。如等温线稀疏,则表示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悬殊。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的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多。等温线沿东西向平行排列,表示温度随纬度而不同,即以纬度为主要因素。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即以距海远近为主要因素等等。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三,即纬度、海陆和高度。但是,在绘制等温线图时,常把温度值订正到同一高度即海平面上,以便消除高度的因素,从而把纬度、海陆及其它因素更明显地表现出来。在一年内的不同季节,气温分布是不同的。通常以1月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和南半球的夏季, 7月代表北半球的夏季和南半球的冬季。对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的特征,可作如下分析。首先,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明显地看出,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特征。在北半球,等温线7月比1月稀疏。这说明1月北半球南北温度差大于7月。这是因为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不仅正午太阳高度较低,而且白昼较短,而北半球低纬地区,不仅正午太阳高度较高,而且白昼较长,因此1月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大。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高纬地区有较低的正午太阳高度和较长的白昼,低纬地区有较高的正午太阳高度和较短的白昼,以致7 月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其次,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这是因为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温度比海洋温度低,夏季大陆温度比海洋温度高的缘故。南半球因陆地面积较小,海洋面积较大,因此等温线较平直,遇有陆地的地方,等温线也发生与北半球相类似的弯曲情况。海陆对气温的影响,通过大规模洋流和气团的热量传输才显得更为清楚。例如最突出的暖洋流和暖气团是墨西哥湾暖洋流和其上面的暖气团,这使位于60N以北的挪威、瑞典1月平均气温达 0—15℃,比同纬度的亚洲及北美洲东岸气温高10—15℃。盛行西风的40N处,在欧亚大陆靠近大西洋海岸,由于海洋影响,1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在亚洲东岸受陆上冷气团的影响,1月平均气温在-5℃以下。大陆东西岸1 月份同纬度平均气温竟相差20℃以上。

在40N处的北美洲西岸1月平均气温靠近10℃,在东面大西洋海岸仅为0℃,相差亦达10℃。至于冷洋流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在南美洲和非洲西岸也是明显的。此外,高大山脉能阻止冷空气的流动,也能影响气温的分布。例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北美的落基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均能阻止冷空气不向南面向东流动。再次,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10°N 处,夏季移到20°N 左右。这一带平均温度1月和7月均高于24℃,故称为热赤道。热赤道的位置从冬季到夏季有向北移的现象,因为这个时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移,同时北半球有广大的陆地,使气温强烈受热的缘故。最后,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而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

极端温度的度数和出现地区,往往在平均温度图上不能反映出来。根据现有记录,世界上绝对最低气温出现在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分别为-69.8℃和-73℃,1962年在南极记录到新的世界最低气温为-90℃。世界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索马里境内,为63 ℃。在中国境内,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达到 48.9℃。绝对最低气温在黑龙江省的漠河,1968年2月13日测得-52.3 二、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气温的变化还时刻受着大气运动的影响,所以有些时候,气温的实际变化情形,并不像上述周期性变化那样简单。例如3月以后,中国江南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却常常因为冷空气的活动而有突然转冷的现象。秋季,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往往也会因为暖空气的来临而突然回暖。

某地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实际气温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则气温显出周期性变化;相反,就显出非周期性变化。不过,从总的趋势和大多数情况来看,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周期性还是主要的。热量平衡中各个分量,如辐射差额、潜热和显热交换等,都受不同的控制因子影响。这些因子诸如纬度、季节等天文因子有着明显的地带性和周期的特性。而下垫面性质、地势高低,以及天气条件,如云量多少、大气干湿程度等,均带有非地带性特征。同时,不同地点,这些因子的影响也不相同,因而在热量的收支变化中引起的气温分布也呈不均匀性。

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

利用地壳浅部测温资料推测深部温度的方法,对于地壳以下就不适用了。因为地球内部热状况与地壳有明显不同,一是放射性元素集中于地壳表层,所测地温梯度远比深处高,二是地球内部除热传导外,温度越高辐射传热所引起的作用也越大,这就增加了深处物质的传热能力,地温梯度也相应降低。如以地壳浅部地温梯度2~3℃/100m直接推测到地心6371km处,温度将高达一二十万摄氏度,整个地球将被熔化,这与客观事实不符。

(一)地幔温度

地幔的温度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几种方法进行估计:

1)计算绝热自压温度作为地幔温度的下限。假设地幔没有放射线热源,只有由于自身压力作用使温度升高,这种纯由压力产生的温度,称为绝热自压温度,它应当是上地幔温度的下限。计算表明核幔边界处温度约为2250℃。而整个地幔平均自压绝热温度梯度为0.28℃/km。

2)计算地幔物质的熔点作为地幔温度上限。据计算,核幔边界处的熔点温度约为3000℃。

3)用电导率计算地幔温度:地幔物质的电导率很小,属于半导体性质,以离子导电为主,其电导率为

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电学与地热学

式中:E为激活能,随压力而变化;T为温度;k为波尔兹曼常数;σ0为与温度有关的一个数值。总的看来,σ随T的增大而加大。

4)由高温高压实验结果外推地幔物质熔点,以及由出露地表的地幔岩石性质推断地幔温度。

以上几种方法中,1)和2)借助于地震学的探测结果,3)借助于地电学的探测结果,4)借助于高温高压实验结果以及直接观测结果。显然,温度曲线反映了多方面的结果。

显而易见,地幔的温度分布曲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它在熔点曲线以下,而在绝热自压曲线以上。总的看,地幔处于固态的岩石圈之下、液体的外核之上,是一个多相系统,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而是具有黏性的处于对流状态下的“软”物质。

(二)地核温度

研究地核温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计算绝热自压温度估计地核温度的下限和计算地核物质的熔点而估计地核温度的上限。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估算所得地心处的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分别为4000℃和5400℃。

(三)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

实际地幔和内核的温度应该高于绝热自压温度而低于熔点温度,外核温度应高于绝热自压温度也高于或至少等于熔点温度。由于绝热自压和熔点温度的确定涉及许多未知问题,其本身的估算值就变化很大。所以由它们来限制和确定实际温度更是困难。近年来人们对地球内部实际温度的研究也做了很多努力,但至今只对上地幔情况了解得比较深入。表11-3是斯特西(Stacey,1977)根据热动力学原理,把地球内部的温度和状态方程以及地震波数据联系起来,并在PREM的地球内部参数基础上,所得地球内部的温度模型。

图11-3是近年来人们对地球内部温度的几种研究结果。由图中各曲线可以看到,目前人们对地球内部温度的认识还很粗浅,各种资料之间差别很大。

图11-3 地球内部温度的几种研究结果

表11-3 地球内部的热动力学参数

注:R为与地心距离;r格林爱森参数;T为温度;cp为常压下比热;α为体膨胀系数;K为热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