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温度历史(黑龙江最低温度历史)

我国历史时期寒暖变化:第一温暖时期据史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水量值比现在都高,是我国历史最温暖时期。第二次温暖时期据史料记载,鲁国(今山东)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第四次温暖时期据史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第四次寒冷时期这段时间长达500年。温度历史上有几种解释?在全新世温度最高的时期,地球所处的位置使得北半球夏季更温暖。具体到不同地区,温度的变化也有着不少差异,其中欧洲地区变暖最为明显。

人类历史时期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温度历史(黑龙江最低温度历史)

我国历史时期寒暖变化:

第一温暖时期(公元前3500-前1000年左右)据史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水量值比现在都高,是我国历史最温暖时期。

第一次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前850年)据史料记载,汉水曾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气候寒冷干燥。

第二次温暖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初)据史料记载,鲁国(今山东)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

第二次寒冷时期(公元初-6世纪)据史料记载,淮河曾结冰,从昌黎到营口得渤海海面曾三年结冰,表明气温下降。

第三次温暖时期(7-9世纪)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中地区生长。

第三次寒冷时期(10-12世纪)据史料记载,华北无野生梅,太湖全部结冻,苏州附近的南运河曾经常结冰,福建的荔枝两次冻死。

第四次温暖时期(13世纪)据史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

第四次寒冷时期(15-19世纪)这段时间长达500年。当时北京附近的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50天左右。

温度历史上有几种解释?

温度的解释只有一种:

(1)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

(2)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

摄氏温标(°C)介绍:

摄氏度符号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摄氏度=(华氏度-32)÷1.8 。其结冰点是0°C,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现在的摄氏温度已被纳入国际单位制,摄氏温度的定义是t=T-T。

地球从古到今的温度变化

综述地球历年来变化明显。

历史表明,在过去的5000年中,地球温度平均降低了大约1.3华氏度(合0.7摄氏度),直到在过去的100年里,温度又升高了1.3华氏度。陆地更多、人居更广的北半球变化最大。

气候模型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0华氏度至11.5华氏度(约1.1摄氏度至6.4摄氏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排放量的多少。

这种升温将比过去11300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显著。马科特说,影响过去11300年间全球温度的自然因素之一是,随着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太阳辐射的分布也在逐渐变化。

在全新世温度最高的时期,地球所处的位置使得北半球夏季更温暖。随着地球的方向发生改变,北半球的夏天转凉,我们现在本应该处于这个长期降温趋势的底部附近——但显然,我们没有。

其他研究,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均将过去50年来的地球变暖归结为人类活动,而不是太阳的变化或其他自然原因。

上个世纪显然是这一自末次冰期以来全球气温记录上的一个异常。这项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与此前11000年的地球历史几乎相同的温度变化,但这一次的变化要迅速得多。

地球的气候是复杂的,会对多种强迫因子作出响应,包括二氧化碳和太阳辐射。在过去的11000年里,这二者变化得非常缓慢。但在过去的100年中,二氧化碳已经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排放不断增长而出现显著增加。它是最能解释全球气温快速升高的唯一变量。

地球气温带来的变化

从1850年代到现在,全球气温升高了大约1°C。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七个年份全部产生于过去十年间(2010-2019),而最热的五个年份则全部是在自2015年后。

从全球平均气温来看,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观点,与1981至2000年20年间的1月平均温度相比,2020年1月份的平均温度高了0.77℃。

具体到不同地区,温度的变化也有着不少差异,其中欧洲地区变暖最为明显。

2020年1月,欧洲地区均温比此前2007年1月创下的最高温度还高了0.2°C,比1981至2010年1月3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出3.1°C。

气候变暖带来的最直观影响是极端天气的频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象学家们向《美国气象学会公报》提交的研究报告发现 :气候变暖大幅增加了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2020,南极气温20度 | 地球知识局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市气象局-Nature:重建地球温度历史 近百年升温尤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