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秋冬季,秋冬季由于气温低、地面气压场较弱;近地面风力小,如果没有冷空气活动,大气层结就会比较稳定,近地面存在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稀释和扩散,此时如果湿度较大,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13℃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少于400mm,为半干旱区域。我国雾霾天气大多发生在什么时候。霾污染大多出现在冬春季节,是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比较低,空气流动性不强,这就导致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不能被风吹散,所以雾霾天经常出现在冬季。
秋冬季。
雾霾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秋冬季,秋冬季由于气温低、地面气压场较弱;近地面风力小,如果没有冷空气活动,大气层结就会比较稳定,近地面存在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稀释和扩散,此时如果湿度较大,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气候特征:
我国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13℃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少于400mm,为半干旱区域。
从丹东、阜新、彰武、张北、右玉、榆林、定边,中宁至乌鞘岭一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属暖温带,作物二年三熟,黄土广泛分布。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从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入冬以来,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频发,雾霾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气象专家表示,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多部门会商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据悉,入冬以来,河北南部、北京、山西东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大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及四川和云南局部等地有10~20天,其中江苏大部在20天以上。相比于常年同期,河北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北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广西东部等地偏多在1天以上,其中北京、天津、安徽大部、上海等地偏多3~8天,山东北部、安徽东北部、江苏大部、浙江北部及广东南部偏多超过8天。华北南部及江苏中部、四川东部、重庆西南部、贵州西部等地有8~15天能见度不足1000米,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四川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12天能见度不足500米。
一般情况下,雾霾多在秋冬高发,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出现的机率最高,更加严重.不过气象专家表示:雾霾天的发生不受季节限制,虽然秋冬偏多,但在春季、夏季还是会出现。雾霾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秋冬季,秋冬季由于气温低、地面气压场较弱;近地面风力小,如果没有冷空气活动,大气层结就会比较稳定,近地面存在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稀释和扩散,此时如果湿度较大,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高发期主要是秋冬季节,冬季最为严重这是因为进入冬季之后,除了全年都存在的工业、汽车尾气等污染之外,冬季的燃煤污染也会对空气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因为我国气候特殊,冬季气流较少,雾霾难以被吹散,雨水减少,也难以被冲散,所以冬季雾霾最严重的。
霾污染大多出现在冬春季节,是因为这两个季节气温比较低,空气流动性不强,这就导致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不能被风吹散,所以雾霾天经常出现在冬季。霾本身就是工业废弃,汽车尾气等产生的气溶胶系统,这种气溶胶系统会造成视觉上的障碍,所以霾也叫灰霾。
一、雾和霾不是一种东西。
雾是小水滴悬浮在空中,使得地面的能见度下降,通常情况下,是在水汽比较充足,微风或者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在零度左右,相对湿度也比较大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变会凝结成比较细微的小水珠悬浮在空中,阻挡人们的视线。但是太阳出来以后,这种小水滴就被蒸发了,所以雾气随着阳光的出现就会消失了。雾天经常出现在春季的二月三月四月,雾的形成需要四个条件,冷却,加湿。
二、霾是有害的颗粒物质。
霾和雾的区别比较大,空气中的昏沉,硫酸,硝酸等颗粒物质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组成霾的是一些颗粒物,所以这些固定并不会随着阳光的出现而消失。不仅如此,相对于雾来说,霾对人们的身体是有害的。但是因为霾和雾的出现都会降低地面的能见度,所以两者经常一起出现。
三、冬季霾不能被空气流动吹散。
雾和霾都会降低水平可见度,而人们的生活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交通这一块,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但是雾是由水蒸气组成的,一般只出现在早上日出之前,对人们的身体并没有坏处。而霾则会形成在任何时候,不会随着太阳的出现而消失,对人们的身体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在霾天气下出行,一定要戴好口罩。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langhai8@163.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umai.net/wumai/20221211172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