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雾霾 > 正文

有关雾霾问题(雾霾是什么环境问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与霾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雾霾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雾霾导致呼吸困难,并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此外,雾霾还容易诱发感冒和肺炎等疾病。因此哮喘患者应避免暴露于雾霾。总之,雾霾是一个毁灭性问题,尤其是由快速

雾霾的问题

有关雾霾问题(雾霾是什么环境问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与霾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雾霾的成分及形成原因

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而现在空气的高频词汇PM2.5就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二、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三、是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四、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雾霾天气的危害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The Lancet去年底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明确指出2012年就有高达210万的亚洲人死于空气污染,而在全球67种疾病杀手中空污致死在中国已经排到了第四位。像是过去十年间北京的肺炎病患就增加了六成。

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导致秋冬季节都会出现雾霾, 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以下分享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1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1、人为原因

①汽车尾气。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

②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③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④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⑤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⑥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2、气候原因

①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②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③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雾霾天气的`影响

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①雾霾会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

②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③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④雾霾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影响

①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②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③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2

什么是雾霾 ?

雾霾主要由空气污染导致,是一种淡黄色或黑色的雾,是大部分由大气中微小颗粒与地面臭氧形成的污染混合物。雾霾导致呼吸困难,并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雾霾是怎样形成的?

雾霾是由燃料燃烧时释放的污染物或气体形成的。在阳光和它的热量与这些气体和微小颗粒接触时,就会形成雾霾。它纯粹由空气污染造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之间的复杂光化学反应使地面臭氧层和微小颗粒被释放进空气。这几种有害化合物是由机动车汽油和柴油燃烧释,工厂和各种人类加热活动直接排放进空气的污染物。

雾霾往往由交通拥堵,高温,阳光和无风导致。这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几个因素。在冬季风速小的几个月里,更容易形成雾霾,增加地面人呼吸的空气污染水平。它不仅影响视觉,还会破坏环境。

雾霾的形成与温度有直接关系。逆温是一种暖空气不是上升,而是呆在地面附近的现象。在逆温期间如果还没有风,雾霾会滞留很多天。当然,雾霾还会因为污染释放变得更加严重。这是因为交通拥堵释放的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造成的雾霾占主流。雾霾不仅影响大城市,也会出现在城郊和乡下。

雾霾的影响

雾霾有害显而易见。它对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有危害。许多死亡案例与支气管疾病有关。严重雾霾会造成紫外线大幅度减少,这间接导致人体维生素D的分泌量减少,因此成为造成一些人软骨病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或乡镇被雾霾覆盖时,马上就会感觉出来。雾霾会造成眼睛刺激,导致肺组织发炎和胸闷疼痛。此外,雾霾还容易诱发感冒和肺炎等疾病。长期暴露于雾霾还会诱发肺病,甚至肺癌等致命性疾病。

少量接触雾霾有诱发哮喘发作的风险。因此哮喘患者应避免暴露于雾霾。雾霾还会造成过早死亡,并在人口稠密地区集聚到危险水平。受雾霾影响最大的人群包括老人,孩子,以及心脏和呼吸道疾病患者。

雾霾中的地面臭氧还会抑制植物生长,并给农作物造成损害。大豆,小麦,土豆,花生和棉花等农作物和蔬菜接触雾霾都会受影响。雾霾威胁环境,杀死许多动物和绿色生命,因为它们需要时间适应在有毒环境中呼吸和生存。

总之,雾霾是一个毁灭性问题,尤其是由快速现代化或工业化发展导致有害化学品形成雾霾的情况下。这也是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措施降低污染排放的原因所在。

雾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3

1、造成有雾霾天气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些污染企业不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比如说是传统的钢铁行业,现在还有一些落后的设变,废弃废渣排放的处理不是很达标,排放大空气中就形成了很多的二氧化硫,还有就是氮氧化物和一些颗粒物等成份,另外一些私家车的增多,使用汽油燃料都是会造成有很多的危害物质,这也是造成雾霾天气很重要的原因,还有就是城市的规划不是很和,绿化程度比较低,这也是会造成有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2、要是雾霾天气天气没有做预防措施的话,吸入一些雾霾天气重的粉尘颗粒,或者是硫氢化物,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就很容易造成支气管哮喘,或者是肺病等一些呼吸道疾病,可以说是在雾霾天气中走半个小时比吸烟一盒还严重。雾霾天气还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所以在这个天气的时候最好是带口罩出门比较好。

因此在生活中要是碰到了雾霾天气的话一定要做还一些预防措施,在家里的话可以在阳台的地方养一些植物之类的食物,在家里可以多放一些绿色植物,另外在这个期间一定要多喝水,不过在这种天气的时候一定不要出类运动。要是在外面运动的话,对身体起不到一个好的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引起别的一些疾病。

雾霾有关问题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霾的意思是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第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第二,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什么是雾霾问题

雾,霾及 PM2.5 是什么东西?

霾,大量细微干尘粒均匀浮游在空中,能见度小于 10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的现象。关键词是干尘粒与能见度,实际测定上首先观察能见度,10km 是阈值,按照我之前估计的经验公式计算,大概就是你站在三楼向远处看地平线(如果不被遮挡的话)处物体,如果没有沙尘暴,雨暴及雪暴的话看的清楚,那么这天就没有霾,也没有雾。

看不清楚时引入另一个指标: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小于 80%为霾,大于 90%为雾,介于 80~90%时要看 PM2.5,超过 75ppm 或者 PM1 超过 65ppm;或者气溶胶散射吸收系数之和超过 480Mm^-1 为霾。(参照 QX/T 113-2010.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

其实定义上区别雾与霾没多少现实意义,目前大家关注的城市雾霾随气象条件不断变化,单纯的雾或霾都不常见,只要你感觉看不清楚 10km 外的东西,那就可以说雾霾了。

从定义上看,PM2.5 可做为识别霾的一个指标,而 PM2.5 通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换言之,衡量指标只有一个: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所以 PM2.5不特指一种纯污染物(区别于臭氧,一氧化碳,类似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其组成与来源及形成过程等都有关系且不唯一,事实上,技术上的污染物源解析多通过其某些组成成分来区别。所以,单纯说 PM2.5 会导致疾病什么的都是刷流氓,应该说 PM2.5 中的某种成分与某些疾病的流行有相关性,这个问题后面会谈到。

雾霾的七大问题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频繁袭来的大范围严重雾霾,不时启动的空气重污染预警,让的人们心中充满焦虑。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么严重的雾霾呢?这几年治霾究竟有多大成效?什么时候能一直呼吸洁净的空气?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连日来,记者专访了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雾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大家敬请从如下七大雾霾问题来进行了解:

1、哪些原因导致这么重的雾霾?

“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1990年以前,北京也有类似扩散条件不利的天气,但并没有发生重污染。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燃煤、机动车等排放的污染物翻了四五番。随着污染物排放量上升,成霾的气象门槛逐年降低。气象条件稍微差一点,就发生雾霾,再差一点,就发生重雾霾污染。

目前,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在近两千万吨,而且污染物主要集中排放在东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张小曳(国家大气污染专项项目“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气候变化和霾之间的联系机制,科学界还在研究。中国工程院对《大气十条》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显示,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气象条件,2014年比2013年转差17%,2015年比2013年转差12%。总体来讲气象条件是比较不利的。当然,主要是目前污染物排放还没有降到位。如果能降到位,即使在不利气象条件下,雾霾持续时间和出现次数都会减少。

欧阳志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发生重污染天气,我觉得人为的污染物排放是主因。天气条件是形成雾霾的外部环境,如果没有那么多污染物排放,即使天气不好,污染物浓度也不会那么高。

2、全球气候变暖对雾霾的形成有影响吗?

“冬季气温偏高,对霾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周兵(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天气气候条件在霾的发生、发展、消散等多个环节中都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变暖,大气边界层稳定度、冬季小风日数、大气环境容量等方面发生变化,对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2014年以来,全球温度不断打破记录。2014年曾经是全球最暖年,但2015年打破了2014年的纪录,2016年又将会再次打破2015年的纪录,而且破纪录的幅度进一步增大。气象监测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京津冀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风速减小。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也就是大气容纳污染物的能力,总体在变小,这一点是明显的。

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12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情况偏高2.6℃,北京偏高1.6℃左右。这是极其极端的状况。这么暖的温度为大雾霾过程提供了重要背景,冬季气温偏高,对霾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张小曳:温度、气压、风力、湿度等气象条件都跟霾或多或少有关,同时,雾霾还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会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这是国际上已形成的共识。也就是说,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导致污染的天气条件总的来讲是不利的,容易导致雾霾不断加重。前不久,欧洲一些地方也遭遇了空气污染现象。

3、“逆温层”是怎么回事?

“逆温形成污染,污染加剧逆温,恶性循环,越来越重”

马学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逆温现象是自然界一直都有的。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中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气象学上称它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的`种类很多,大家常说的逆温往往指辐射逆温,它是由夜间地面长波辐射导致近地面温度快速下降而形成的。逆温是一种典型的大气层结稳定现象,这种现象在冬季尤其常见。

大气污染物除了水平扩散,还能向天空垂直扩散。如果大气层结稳定,气温呈现下低上高的状态,即出现“逆温层”的时候,它就像大被子一样覆盖在近地面,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混合层高度由较高时的上千米,大幅降低至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导致污染物的扩散受到抑制。

张小曳:人类活动对逆温现象也有影响。污染物集中在低层大气中、出现霾时,气溶胶的总效应是“冷却效应”,使得低层降温幅度高于上层降温,会使得逆温加重,大气层结更加稳定。逆温形成污染,污染加剧逆温,恶性循环,越来越重,必须要有一个天气过程带来的冷空气,才能破坏这种循环。

4、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雾霾的消散?

“逆温层结的破坏、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加强等因素,均有可能对霾起到清除作用”

张恒德(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风速的增大、风向的转变、湿度的减小、有效的降水、逆温层结的破坏、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加强等因素,均有可能对霾起到清除作用。受建筑物遮挡等因素影响,有时体感风速较小,但近地层的风速已经达到一定的量级,对污染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另一种可能性是在持续弱偏北风的作用下,近地层相对湿度显著降低,污染物逐步稀释扩散;另外,大气的逆温层被破坏、污染物垂直扩散能力加强等原因,也可能使得霾减弱消散。

5、空气重污染期间,治理雾霾的重点是什么?

“把氮氧化物排放降得更低一点,可能效果更明显”

贺克斌:《大气十条》针对的是以下几种污染物: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这一顺序也是按照实际减排力度大小排列的,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减得多些,氮氧化物次之,挥发性有机物减得少些。

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煤(燃煤电厂、工业锅炉、散煤)、机动车等。氮氧化物既是硝酸盐的前体物,也是形成硫酸盐的氧化剂。在冬季应对PM2.5重污染时,在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基础上,把氮氧化物排放降得更低一点,可能效果更明显。目前,电厂已经做到超低排放,进一步的减排空间已经很小了。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治理工业锅炉、散煤、机动车等。

“十一五”时期,有专家建议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同时列入总量控制,但最终只有二氧化硫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氮氧化物排放上升超过30%。从“十二五”开始,氮氧化物被列入总量控制。相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时间积累比较短,这也是其减排面对的挑战。

目前,挥发性有机物还没有纳入总量控制,氨的治理还没有实质性动作,这会对整个大气环境治理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氨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其排放量的增加有可能抵消其它措施的减排效果。

6、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洁净的空气?

“雾霾是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形成的,必须要有中长期的防治战略和科学措施”

贺克斌:如果京津冀一体化顺利推进,能够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减排会加速。但是,北京等地PM2.5浓度要降到35微克/立方米,需要10到15年,要到2025年以后。

治霾,没有一招制胜的办法,需要较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

欧阳志云:随着人们对雾霾危害的认识,对控制雾霾污染的重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雾霾会逐渐得到控制。

常纪文:经过治理,目前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有所下降,但PM2.5前体物的浓度仍然是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总的来看,今后10年,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上处于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到“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初中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

补齐生态环境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既要有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紧迫感,在战略部署上也要有必要的耐心,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式、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在发展中科学、稳妥、分阶段地解决环境问题。雾霾是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形成的,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根治的,必须要有中长期的防治战略和科学措施。

7、治理雾霾,还需要哪些更有力的措施?

“减排必须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

贺克斌:头三年的减排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目前各地更多是在末端治理上使劲,包括超低排放、提标改造等,要找新的减排量,必须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现在排放量有所减少,但留在空气中的污染物还足够多,因此效果还不明显,必须进一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

目前有30多个城市正在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的编制试点工作,对各种排放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PM10、PM2.5等9种污染物进行调查,做到大气污染物全覆盖。这对搞清楚并控制住污染源非常重要。

环保部每次开展空气重污染督查时,都能发现不守规矩的企业。有减排技术、设备,如何保证技术、设备得到充分使用,还需加大监管力度。完全靠人的“自觉”是靠不住的,抽查也不容易。监管需要好的技术手段,国家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研究监管技术。排污总会留下痕迹,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追踪,把漏洞、歪路堵住。否则,可能纸上统计减了很多污染物,实际上大打折扣。

常纪文: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应通过科学管理等手段,缓解雾霾问题。比如,优化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结构,遵循地理、气象、生态等基本条件,开展“多规合一”,打非治违,形成科学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最坚决的态度执行城市开发利用边界制度,防止各城市主城区、各区县城区等的范围继续膨胀,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

关于雾霾的问题

最大的区别是含水量 在雾里走头发和眉毛会变湿 再说的比较专业点 就是这样: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霸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或纯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