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雾霾 > 正文

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治理措施(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接下来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及其造成的影响。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影响

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治理措施(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是大家都比较重视的问题,它对人们的生活、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那么它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呢?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及其造成的影响。

一、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 植树造林

防治空气污染我们可以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可以在阳台、室内养殖一些盆栽,不破坏城市绿化,比如说乱踩草地,摘花朵等等。

2、 控制汽车废气排放

如今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降低汽车排放等措辞,鼓励开发新型的燃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汽车的使用,可以选择乘公交、地铁、骑自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3、 改变燃料构成

如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不断的发展,国家也在加强对工厂的废气管理,工厂可以使用无毒原料、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要先做好烟气脱硫处理,可以将煤灰制成水泥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使用地热能、天然气等 环保 燃料。

二、 空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影响

1、 全球变暖

空气污染对导致臭氧层被破话,造成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增加,比如说引发洪水、干旱、酷热等极端的气候灾害。还会使得冰川融化,有可能会发生海啸等地质事故。冰川的融化会使得海平面上升,淹没一些人们、动物的家园。

2、 延缓生物的发展

空气污染会对人们的身体会造成伤害,比如说诱发呼吸道疾病等等。它对动物植物的危害也比较大,空气中的废气,会阻挡太阳的辐射,导致植物动物很可能因为缺乏阳光而影响生长发育。

3、 酸雨、雾霾

空气污染会造成酸雨、雾霾天气的产生,在雾霾天气中人们的可见度减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等,而酸雨具有腐蚀性,对水生系统、土壤、植物、建筑造成危害,影响工农业的发展,使得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我总结:关于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及其造成的影响,我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阅读本文之后,大家能够对空气污染危害有所了解,尽量使用绿色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保护我们的环境。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1、减少污染物排放;

2、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4、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5、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

6、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7、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8、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9、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10、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或者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被隐匿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设备、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怎么改善空气污染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