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雾霾 > 正文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值)

315特辑|车内空气质量到底是怎么回事?01疫情催生健康消费爆发车内空气质量健康成为购车核心因子之一疫情毫无疑问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正因如此,疫情也催生了诸多汽车品牌在车内空气质量系统上下功夫,许多品牌推出了CN95车规级空调滤芯等新技术来提升车内空气质量。车内空气质量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应该是判定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多次建议,应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近几年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频发,2013年,央视新闻曾曝光豪华车异味、内饰件含有致癌物质

315特辑|车内空气质量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检测?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值)

2019年,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担心终于爆发。一次次的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开始全面质疑汽车厂商,引出了汽车行业的信任危机。作为消费者来说,信息不对等恐怕是引发安全恐慌的首要因素。

作为媒体,车视界在去年曾经两次接触到空气质量检测,从科学的角度近距离、多维度地学习了,如何正确的用科学的方法测量车内空气质量。

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只有“苯”、“甲醛”这两项指标。国家规定了8项VOC数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别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我们国家制定的标准中,对这八项物质的限制有明确的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更为了告诉公众,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查方式,车视界通过多方寻找,最终在我们的坚持下,找到了一家完全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第三方检测基地,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车内空气质量的客观检测。

在工程师的帮助下,我们了解到,车内空气的污染源,大多来自于车内的非金属装饰件,比如真皮方向盘、塑料制品等。尤其是消费者在买车后通常会加装脚垫、座套等保护车内整洁。其中一些车载香氛,在买车后会持续性的释放一些有害物质,影响我们的健康。

最终,我们第一次准备了四辆车、第二次准备了三辆车,全部都是真实车主的新车,符合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车辆受检标准。最终,我们拿到了全部合格的检测结果。其中,BBA三家中,奥迪A4L的测试数值,在BBA三家中,表现尚可,并未出现网友和部分媒体所说的,多项数值严重超标情况。

另外,在主观评价中,车视界从一汽-大众了解到,除了会将新车抽样,到专业第三方进行检测,一汽-大众还有“金鼻子团队”,在主观上对旗下车辆进行气味评价,并将车辆分为6级。作为最早建立车内空气质量评测体系的厂家之一,一汽-大众对旗下车型的车内空气质量,还是颇为专业和客观的。

除此之外,对于车内空气质量,大多数消费者其实并不了解科学上如何检测,常常认为有味就等于有害。其实不然。国家规定的8项VOC物质,即刚刚提到的五苯三醛,他们基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和消费者所自认为的完全不同。还有,消费者常常认为车内空气质量是厂家原厂的材料出了问题,这也是一个大误区。刚才我也有提到,车内的非金属装饰才会产生VOC物质,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包括了后期车主在车内加装的装饰,比如脚垫等。

作为厂商,我认为他们有义务告知消费者,如何科学看待车内空气质量以及如何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作为媒体,我们也有义务,告知广大消费者,车内空气质量到底是什么,我国现有标准和国际通用标准、欧洲检测标准有和不同,以及厂商在新品上市之前,是否会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等等。长时间的信息不对等,可以说造成了那一次轰动全网的所谓奥迪车“致癌”事件。

对于这两次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车视界花费重金,既亲身参与,又把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全过程,告诉了大家,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汽车安全方面,掌握更多知识,同时也警示各个汽车厂家,在媒体层面,仍旧有人在去伪存真,用科学的,不计代价的方法,揭露事件本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是时候建立“车内空气质量安全新标准”了!

“健康消费需求将来或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消费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著名经济学家陈文玲曾在一次主题演讲中如此预测。

今年4月,全球领先的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发布了《中国健康生活趋势概览》,这份研究指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由内而外的健康,并且这将是一条不断进阶的心路。消费者对于身心整体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包括积极的精神状态、健康的膳食以及空气质量、睡眠等。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天然类的产品,道德和环保的产品消费呈现持续上扬态势。

不管是年初按下的暂停键,还是年尾按下的快进键。2020年之后,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本质性变化,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对于健康的关注。

01

疫情催生健康消费爆发

车内空气质量健康成为购车核心因子之一

疫情毫无疑问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一份名为《2020年中国健康消费发展趋势》的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消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包括产品健康化和生活方式健康化两个方面。

在产品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品质、杀菌等方面的需求大幅提升。来自某国内头部电商网站的销量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尤其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时期,空气净化器销量暴增,成为全网最畅销家用电器品类之一。

人们的实际行动表明:大众对室内空气和呼吸健康的关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

如果说家庭和公司是人们生活的第一和第二空间,那么汽车则是名副其实的第三空间,伴随着公路系统的完善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人们在车上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

自今年疫情爆发以来,汽车消费领域也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对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关注急速上升。

2020年之前,人们购买汽车时更关注外观、性能、空间等因子;今年之后,“健康”因子超越以上所有因子跃升至第一位。健康与生命成为人们思考和决策的出发点。

正因如此,疫情也催生了诸多汽车品牌在车内空气质量系统上下功夫,许多品牌推出了CN95车规级空调滤芯等新技术来提升车内空气质量。

事实上,车内空气质量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含车内健康防护、低有害物质释放、空气环境净化等多个方面和多个维度。

02

行业困境:

车内空气质量监督检验标准缺失

当消费者将健康诉求提升至汽车消费需求首位时,汽车行业车内空气质量监督检验规范并不完备,这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疑问:究竟什么样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才是安全可靠的?

早在2014年,当一场又一场的雾霾袭击许多发达城市时,人们才慢慢了解和熟悉空气质量中的PM2.5。

车内环境亦如此,在收购沃尔沃汽车后,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经形容驾驶沃尔沃汽车的感觉:“开门是北京,关门是北欧。”

正因此,沃尔沃汽车成为车内空气质量好的代名词。

但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究竟如何判定,依然没有行之有效的标准。

2012年3月,国家针对汽车空气质量的标准限值拟定了一份推荐性国标《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下称《指南》),该《指南》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和对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身挥发特性的分析,确定了8种主要被控制物质,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与该指南一起执行的还有一份《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400-2007)。

然而,面对当时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这份《指南》只是一个行业技术标准,而非强制性法规,更何况,该《指南》中提到的标准相对于欧美标准而言过低,因此也未能引起消费者的重视,甚至许多汽车企业也未引起足够重视。

车内空气质量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应该是判定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无论从社会责任上讲,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上讲,汽车制造厂商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努力提高生产标准、改良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质,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国内亦有不少业界人士呼吁出台强制性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多次建议,应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

近几年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频发,2013年,央视新闻曾曝光豪华车异味、内饰件含有致癌物质多环芳烃等问题,但也未能推动行业切实解决该问题。

一个问题点在于,汽车作为高技术密集的工业产品,其车内空气质量的评测并不容易,除了车内外空气的循环与管控外,车内各种内饰材料散发的有机化合物是更为致命的车内空气污染源,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又会变得不一样。

国际标准对汽车材料使用汞、铅、镉等物质均有严格规定,要想知道一辆汽车车内是否含有这些物质,就必须经过严格、科学地测试。

03

网上车市联合第三方权威机构

打造权威车内环境评价标准和体系

需求和问题催生新标准和体系的建立。

作为国内汽车领域头部垂直媒体,近日,网上车市联合第三方权威机构——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通过拆解部分品牌车型,着力通过实际行动打造一套权威的车内环境评价标准和体系。

成立于1979年,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是吉林省政府依法设置和授权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型第三方产品质量检验技术机构,是集产品检验、质量鉴定、产品评价、产品认证、检验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检验机构,也是全国重点质检院所之一。

本次测试将依据国家规定的GB/T 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每一辆车进入整车环境舱之前都会进行清洁,车表面、轮胎不能懈怠污染物,并且进行详细的拍摄和书面记录。按照标准要求打开车内所有储物格、后备厢和天窗,所有车门敞开,再至少静置6个小时以上,确保达到检测标准。测试前的环境温度将保持在25°C 、环境相对湿度保证在50%,保证测试结果可靠。在测试阶段,将完全关闭受检车辆所有窗、门,不破坏整车的密封性,将测试车辆保持封闭状态 16小时,完全模拟长时间停放的实际场景。

为了与国际标准同步,在以上测试指南之外,网上车市更是增加了标准更高的ISO12219-1:2012 国际测试,在前面常规的温度为25°C的环境模式之外,再增加一组停车模式和一组驾驶模式。

在停车模式下,测试车辆将在强度为400±50W/m2的高温红外线下照射4小时,测试期间保持室温达到65°C以上,该项目模拟了夏天高温暴晒停车后的场景。

在驾驶模式下,会保持先前的65°C高温环境,并打开车门60s和开启车内空调,该项目模拟了夏天高温下的行驶路况。

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测试,怎么严苛都不为过。

就像在雾霾肆虐之时,空调领域对于空调标准的制定,除了常规的空调标准外,早在3年前,海尔空调便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北京发布了母婴级空调标准和符合标准的标识。这是我国母婴空调领域的首份空调标准。这份标准从母婴用户体验出发,对母婴级空调舒适性、健康性、智能性、安全性和长效性等5个指标量化评分。

那么在车内空气质量领域,以上两项测试综合在一起,亦堪称汽车行业“母婴级汽车评测标准”,通过这样的测试,确保即使抵抗力低的母婴乘坐车辆也是安全和健康的。

据了解,本次网上车市亲自采购了两大品牌两款车型——沃尔沃XC60及奔驰GLC进行车内环境评测,评测内容分为气味VOC测试和身体接触类禁用物质测试两大板块。

为何选择这两个品牌的车型来进行实际评测?

对此,网上车市CEO徐翀解释:“沃尔沃对汽车安全的重视是行业之最,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同样是行业佼佼者,比方说,沃尔沃汽车车内材料坚决不用可能致癌的沥青阻尼片,而采用成本更高、更环保的可喷涂阻尼材料(SSD)。而奔驰作为汽车发明者,同样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有很高的标准。这两款车型的评测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这个领域的‘天花板’。我们要看看行业最高标准是如何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

观点:

在评测标准尚不够健全的领域着力,通过行动引导行业内外关注车内空气质量,从而督促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更加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安全,让人们拥有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第三空间。

作为行业头部垂直媒体,网上车市用此举推动车内空气质量评测标准的建立,对汽车越来越普及的中国消费社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让我们期待评测结果,同时期望越来越多汽车品牌能更加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安全,为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aqs是什么意思车上的

AQS (Air Quality System):空气质量模块,能够灵敏感知车外空气浊度、湿度并随即切换空气内外循环的自动装置。AQS对汽车尾气十分敏感,譬如在市区堵车时,前方车辆突然排放大量尾气,智能化空调能在数秒内感知并立即自动切换至内循环状态,令座舱内保持空气清新。

AQS对道路粉尘反应一般,在尘土轻扬的道路上行驶,AQS不会马上切换,只有当道路粉尘较为严重时,AQS才会迅速切换至内循环状态,这就是经常行驶在沙土路面要更为频繁地清洁空调滤网的原因。

扩展资料

车主在买车前,一定要索取新车的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报告。在国家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规定了8项挥发性有机物,俗称“五苯三醛”,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其中苯和甲醛、丙烯醛属于高毒物质,是考量车内空气质量状况好坏的首要指标。

在车内采用空气净化技术,降低污染散发量。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新车原厂设计安装去除“五苯三醛” 的主动式空气净化器。另外,车主在买车后,也可以在车的内饰件表面喷一层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纳米膜,不仅有净化空气作用,还可以抑菌防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市售甲醛检测仪不靠谱 车内空气质量保障要靠啥?

《懂车大爆炸》第三期:途观L车内空气质量如何?我们进行了揭秘

这一期,我们主要来聊两个点。

第一点,个就是途观L车内可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看看途观L车内对人体有害气体的含量。第二个点,就是来测试一下途观L的漆面硬度。

我们按照顺序来,先来聊途观L的车内空气质量。

看过前两期节目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把来自途观L的两块不同材质的隔音棉、前排副驾驶座椅以及整个中控台总成送到了权威检测机构进行车内可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的检测,也就是VOC测试。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们拿到了检测报告。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两块隔音棉,都是我们从途观L上取下来的,一块是来自地板下方,一块是来自中控台内部。两块隔音棉都按照检测机构的要求,分别裁取了相同的10厘米乘10厘米的方块,以方便控制变量。

从实测结果来看,地板下方的隔音棉,也就是传说中的回收棉,实测污染物的释放量是要比中控台内部的白色隔音棉高,而且从数值来看,回收棉的污染物释放量大概是白色隔音棉的两倍左右。所以,事实证明,成本更低的回收棉确实是要比白色的隔音棉污染物更高。

从表格中大家可以看出,无论是中控台还是座椅,实测污染物的释放量要比前面看到的隔音棉高很多,甚至不是一个量级的。但是呢,大家看到这个数据也没有必要太惊慌。至于原因,其实是跟这个实验的测试方法有关。

检测机构的测试参考的标准是ISO012219-2:2012(E)。这个标准规定了采样的方法、实验方法以及相关的标准。

测试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我们把要测的东西放在一个采样袋里,把采样袋连续加热2个小时,并且保持温度在65摄氏度,然后抽取部分气体采样,之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仪检测出各种有害挥发有机物的含量,最后按照抽取气体和总气体的比值,反算出在采样袋中的样品在规定时间里释放出了多少有害物质。

所以论体积,前面提到的隔音棉肯定跟座椅、中控台没法比,因为本身样品的体积就不是一个量级,所以最终测出的有害物质释放量肯定也不是一个量级,这个大家应该很好理解。

那我们怎么看车内的这些零部件的污染物释放量是不是合格呢?很遗憾,并不能。因为国内并没有关于车内零部件可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的国标。所以,我们不能对某个零部件是否合格做出判定。但是,我们可以将所有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做一个累积,然后通过横向对比来给大家的参考。

前面提到,目前国内并么有针对车内零部件的VOC做出一个具体的标准,但是还好,整车的VOC是有国标的。

从检测机构给我们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可以看出,途观L的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通过了国标,有一项未合格。那为什么VOC测试不符合国标还能上市销售呢?因为关于车内VOC测试的国标并不是强制国标,而是推荐性国标。从代号上也能看出,GB/T中后面这个T就是推荐的意思。

所以,既然不是强制性国标,自然可以在没有满足的前提下上市销售。但是这样的做法,对于消费者而言,似乎并不是太友好。

很多朋友都认为车漆厚度很重要,其实并不是,相比于厚度,漆面的硬度、耐腐蚀性以及漆面的均匀度更重要。我们日常所说的车漆耐不耐划,其实主要就是考验一台车车漆的硬度,所以我对此进行了测试。

在漆面硬度测试方面呢,因为相关检测机构测硬度的方式,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等测试的方法,都没法避免漆面下方的钢板的硬度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所以我们参考国标,也就是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自行购买相关仪器,对途观L的漆面进行测试。

这个实验的方法以及原理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使用不同标号不同硬度的铅笔,施加固定的下压力,在车漆表面滑动,看看能否留下明显的痕迹。如果能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证明当前使用的铅笔的硬度大于车漆表面的硬度,如果没有明显的痕迹,就证明当前使用的铅笔的硬度小于车漆表面的硬度。

说白了,这个实验就是车漆与铅笔芯硬碰硬的过程。有朋友该问了,铅笔也能测硬度?当然可以,我们都知道,铅笔芯的主要成本是石墨与粘土,其中石墨含量的高低不仅影响铅笔芯的颜色,同时也影响着铅笔芯的硬度。铅笔芯的硬度分为13级。从最软的6B到B,中间有个硬度适中的HB,然后再从H到6H。

经过实测,途观L车漆表面的硬度在2H-3H之间。从画面中大家能看到,用2H的铅笔划过时,车漆表面没有肉眼可见的划痕。用3H的铅笔划过,只有非常轻微的痕迹,甚至镜头中都非常难看出。但是用4H的铅笔划过之后,就能看到一条非常清晰的划痕,所以最终,我们判定途观L的车漆硬度在2H-3H之间。至于这样的漆面硬度表现如何,我们暂时还没有办法给出结论。所以,我们现对数据进行积累,等到后面测试过的车型多了,自然就能给大家结论了。

拆完途观L这台车之后,给我们的感触还是非常深的。我们能从途观L的设计布局、制造工艺以及核心技术方面可以看出大众这个品牌有着非常强的硬实力,但是细节上我们也能看出诸多省成本的做法。这就好比一个平时学习非常好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的非常牢固,脑子也非常聪明,但是一到考试就不想好好考,最终的考试成绩自然也不会好。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希望大众能在中国市场再厚道一些,如果一直这样持续简配抠成本,再坚实的口碑基础也终有耗尽一天,等到那时,想要重建口碑,可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汽车空气质量什么意思

车内空气受到污染的情况,车内空气污染指汽车内部由于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气质量差的情况。

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只有“苯”、“甲醛”这两项指标。国家规定了8项VOC数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别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我们国家制定的标准中,对这八项物质的限制有明确的要求。

污染来源

新车本身

我国家庭汽车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如果不按照严格环保要求,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所以,控制车内污染应该从生产厂家入手,对进入车内的每一种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气味控制。

皮革制品

甲醛可应用皮革制造的各个阶段,但皮革中大多数甲醛产生于鞣制和复鞣中。

胶黏剂

汽车内饰会使用多种溶剂型胶黏剂,如:壁纸胶黏剂、地毯胶黏剂、密封胶黏剂、塑料胶黏剂等。胶黏剂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