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雾霾 > 正文

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网(在线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建成31个农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还将针对区域污染物输送监测需要新增65个站点,基本形成覆盖主要典型区域的国家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为摸清重点区域污染特征,形成特殊污染气象条件下重点地区空气质量预测和预警能力,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监测网初步框架已构建完成,京津冀、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监测网正在研究建立。通过一系列优化调整,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范围更大,点位更多,有利于我们在更大的尺度上动态掌握全国空气质量变化状况。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前 言为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制定本标准。

空气监测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检监测现状

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网(在线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2012年10月11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说,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将建成由“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和“重点区域预警平台”组成的装备精良、覆盖面广、项目齐全、具备国际水平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由113个重点城市扩大到338个地级市(含州盟所在地的县级市),国控监测点位由661个增加到1436个。已建成14个国家环境空气背景监测站,正在我国南海海域新增一个背景站,即西沙国家环境背景综合监测站,该站已经进入建设阶段。建成31个农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还将针对区域污染物输送监测需要新增65个站点,基本形成覆盖主要典型区域的国家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为摸清重点区域污染特征,形成特殊污染气象条件下重点地区空气质量预测和预警能力,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监测网初步框架已构建完成,京津冀、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监测网正在研究建立。通过一系列优化调整,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范围更大,点位更多,有利于我们在更大的尺度上动态掌握全国空气质量变化状况。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前 言

为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联合起草小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安全所,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环境工程所。

本标准于2002年11月1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801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GB/T 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GB/T 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

GB/T 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4668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14669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14677 空气质量 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4679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516 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6128 居住区大气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甲醛溶液吸收-盐酸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分光光度法

GB/T 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8204.13 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测定方法

GB/T 1204.14 公共场所室内相对湿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5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流速测定方法

GB/T 18204.18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示踪气体法

GB/T 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

GB/T 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验方法

GB/T 18204.25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检验方法

GB/T 18204.26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18204.27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检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室内空气选题参数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3.2

可吸入颗粒物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 10 μm or less, 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

一个详尽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站应该包含哪些必要的内容

应包括环境要素的监测业务网络(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噪声、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等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管理网络(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网络)和监测信息网络(包括数据报告、信息传递和在线监控网络系统)。

环境监测网络是把空间分布星罗棋布、业务相似的若干监测站点按一定组织、程序相互联系,构成相互协调的系统。

全国环境监测网由国家环境监测网、各部门环境监测网、各行政区域监测网三部分组成。

空气质量指数APP数据各异 到底哪个靠谱

手机上的天气APP软件一般都带有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另外还有许多专门发布空气质量的手机APP。但是记者发现,这些APP公布的空气质量数值几乎全不一样,数据动不动就打架。这是咋回事呢?

六个APP 四种数据

5日下午,市民张先生打开手机上的“墨迹天气”,看到这天13时济南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为97。但是另一款专门发布空气质量的软件显示这时济南的AQI为87。

记者在某手机应用助手搜索“空气质量”,发现有48个相关结果。记者下载并安装了其中下载量较多的6个APP,准备测试一下这些APP到底谁靠谱。记者发现,这些APP显示的济南空气质量各不相同,最高最低之间相差70多。

14点,“墨迹天气”显示的济南AQI为97,“天气通”为87,“中国空气质量”为158,“全国空气质量指数”为87,“空气质量”为83,“全国空气质量”为87。

从87到158,APP显示数值差距竟然达到71。按照空气质量级别标准,“中国空气质量”数值显示济南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而其它APP显示为良。

网站数据也不一致

不仅是手机APP数据打架,某些涉及空气质量的网站数据也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记者在PM2.5监测网看到,13点济南的空气质量为82。该网站声明称,该站数据来自最权威的环保部,数据每小时更新一次。

记者又登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看到济南13点的空气质量,其AQI为87。与手机空气质量APP对比,天气通、全国空气质量指数、全国空气质量与此相符。

“墨迹天气”曾在官方微博称,墨迹天气空气质量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同时经过严格的人工比对,进一步保证发布数据与官方一致。其他软件的数据也都来自不同渠道,有的自称是来源于环境保护部的公开数据,也有根据公开数据二次计算整理而成。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大的差距呢?记者致电墨迹天气,该公司回复称其数据并未采用国家环保部的AQI计算标准,而是取监测点PM2.5、PM10、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六项污染物中最高值,再做加权计算而得到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能免费下载吗

根据环保部工作部署,为满足各地环境监测部门的环境空气质量即时分析和预报预警工作的需求,中国环境监测网站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联网发布的基础上,已建成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下载共享平台,可提供全国部分城市包括短期空气监测结果,包括各点位发布的SO2、NO2、O3、CO、PM2.5、PM10等6项指标小时浓度值及AQI指数等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可依照实际需求下载共享数据。

全国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排名是什么?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覆盖了国家、省、市、县四个层面。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包含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背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试点城市温室气体监测、酸雨监测、沙尘影响空气质量监测、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监测等。监测项目主要有SO2、NOx、CO、CO2、CH4、O3、PM10、PM2.5、PM1VOCs(挥发性有机物)、气象五参数、能见度、酸沉降(包含降雨量、pH、EC、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氟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和沙尘天气等。

【拓展资料】

一、空气质量(Air quality)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其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

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负氧离子浓度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于每立方厘米1000个—1500个时,才能称得上是“清新空气”。

二、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于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三、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颗粒物还会沉积在绿色植物叶面,干扰植物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和水分的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发展历程

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环保工作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监测工作也随之起步。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成就辉煌。

在这期间,作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领头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建站初期艰苦创业,到引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从最初只能开展简单的分析测试项目,到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全面的分析测试能力;从建站之初每年编写一本环境质量报告书,到每年编制30多种,1500多份环境质量报告;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集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约170人的技术团队;从最初的3个组(综合、分析、管理),发展到15个处室……30年间,总站已初步建立了以常规监测、自动监测为基础,遥感监测为辅助的天地一体式国家环境监测体系,监测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综合与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效能不断增强。

艰难起步,平房中成就大事业

1979年11月12日,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下发《关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计划任务书的复函》(计基〔1979〕644号),批准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催生了总站。”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启动。当时,虽然在一些重点城市相继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开展环境污染调查和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但是这些监测站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亟须有统一的监测技术、方法和规范,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所以从国家层面而言,亟须成立一个能引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单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总站1979年获国家批准,于1980年成立并全面建设。

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是总站人员的工作状态却丝毫不受干扰,大家一不等二不靠,边学习、边建设、边工作,充满斗志和干劲。1985年以前,很多人办公、住宿都只能在板房里。板房中没有暖气,到了冬天,屋里特别冷,想做实验都非常困难。而到了夏天,屋里又特别热,加之蚊虫叮咬,比冬天还要难熬。

5年艰苦的板房生活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实战队伍。成立初期,总站就承担了国家多项重大环境课题。如全国“环境背景值调查与研究”、“全国粮食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污染调查与研究”、“我国降水酸度和化学组成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等课题都是在那时开展的,这些课题的成果许多目前还在发挥作用。

可以说,“课题多、任务重、成果多”是总站板房时代的真实写照。在条件艰苦的板房里,总站人员在环境监测科研领域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突破。

环境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2008年,在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总站历经4次搬迁,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大楼。窗明几净,加上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实验室让总站人喜不自禁。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总站的硬件设备,30年来,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监测能力,乃至监测成果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当好“网头”,开展国家层面的环境监测。

30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的范围日益扩大,领域不断拓展,要素不断增加,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在总站的带动下,以“六五”和“七五”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64个重点监测站为依托,历经“九五”、“十五”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包括由覆盖全国主要水体的800多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15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组成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113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系统;由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661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500多个酸雨监测点位和82个沙尘暴监测站组成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由7个总站近岸海域监测分站和70多个近岸海域监测站301个监测点位组成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由全国各省级、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组成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由近万家国控重点污染源所在地的省(市)级监测站组成的监督性监测系统。同时,正在建设国家空气背景、农村区域和温室气体监测系统。

——发挥系统优势,夯实技术基础  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为代表,总站自1980年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总站的技术水平、监测能力都取得了显著提高。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测仪器装备显著改善。

总站成立之初,不仅办公条件简陋,实验室设备更是非常简单。经过多年发展,总站拥有的仪器设备种类更全,仪器先进程度也更高。

30多年来,从日常监测到科研监测领域,总站仪器种类日益增加,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水平也明显提高。总站基本改变了“十一五”之前应急监测能力薄弱,应急监测车辆、船只和仪器匮乏,污染事故发生后现场只能对简单的项目进行监测,基本依靠实验室对从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局面。

二是监测技术和能力明显提高。

总站已经针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噪声、工业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建立或基本建立了监测技术体系,并开始对环境振动、光辐射、热辐射、恶臭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开发。随着环境1号卫星A星、B星的发射和应用,环境监测还将进一步向天地一体化发展。

三是监测成果的内容与形式日趋丰富。

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质量报告书是表达监测成果的惟一形式。总站不仅编制了年度报告书的详本、简本、社会版、领导参阅材料等,还编制了季报、月报、快报、简报、专题报告等,满足了不同层次环境管理的需要,为环境管理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公众知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总站每年编制30多种,1500多份报告。特别是典型环境问题、污染事故的快报、简报和专题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是监测成果的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30年来,总站监测报告及时性、针对性显著提高。在监测数据的传递与储存方面,从最开始的传统报表、软盘传输,到现在直接通过VPN网络,从自动监测站直接发送到总站数据库系统,建立了环境质量和重点源数据库。

监测报告的及时性也发生明显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当年的监测报告不能反映当年环境质量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情,但均已发生质的改变。总站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时发布100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将实时发布重点城市共600多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实时数据。

五是环境监测科研成绩显著。

30年来,总站共承担科研课题280余项,组织或参与制定标准40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70余项;研制各类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150余种;撰写各种专业书籍、译著1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千余篇,为高质量完成环境监测业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是国际合作使环境监测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事业日益重视,环境监测的对外合作工作蓬勃发展,总站已与多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建立研究合作关系。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相继批准加入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环境履约监测成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决策的重要技术保障。

通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站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培训考察交流,进入真正实质性合作阶段。先后组织开展了中俄界河联合监测、东亚酸雨网监测等跨国界和双边合作监测。这些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不仅让总站的视野更加开阔,更使中国的环境监测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知。

适应时代需求,面向三个说清,实现全面转型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已经融入环保工作全局,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

随着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不断深化,环保工作的深入发展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家层面对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力量薄弱和职能缺位的弊端日渐显现。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2008年3月1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成立了环境监测司,为强化国家层面的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加速推进环境监测法制建设和体制机制调整,提升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的行业地位与权威,统筹协调环境监测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机构保证。长期制约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同时,环境保护部党组和部领导要求总站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工作重心转到环境监测业务和技术上来,使总站逐步实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装备”的发展目标。

将行政管理职能从总站剥离出去,有利于总站做大、做强业务。而总站在发展中也意识到,环境监测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精准、从地面到天地一体化、从现状监测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型,必须冲破目前存在的机制、体制上的桎梏。而转型发展为我国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

2009年12月25日,环境保护部复函批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发布为总站的转型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从2009年开始,总站的业务和技术工作按照《纲要》提出的既定目标平稳推进。

我国环境突发事件进入高发阶段,以总站为首的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在做好常规性环境监测的同时,在重大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重大活动的环境质量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在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和北京奥运会、残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环境质量保障监测方面的扎实工作,既提高了总站环境监测应急的能力,又为总站实现转型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2010年9月,总站还积极完成了首届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的技术支持。同时,为推动转型,总站正在强化技术培训。仅在2009年,总站就举办了监测技术培训班32期,涵盖水、气、声、土壤、生态、污染源、质量管理、综合分析和实验室分析技术等领域,培训人数达2411人。对于监测技术培训工作,总站已经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即今后不仅培训人数要增加,培训方式也要有所变化。过去可能老师讲讲,学员听听就结束了,现在培训不仅学员要学会听,还要学会去如何操作。“十二五”期间,总站将建设一批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十二五”期间,总站将以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为统领,以深化转型,全面提升总站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紧紧围绕“三个说清”,加速技术研究型单位建设步伐,大力加强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量管理与保障四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转型发展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