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雾霾 > 正文

清理河道垃圾整治环境卫生(清理河道垃圾整治环境卫生总结)

全乡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动员会议后,该村迅速行动,于10月17日晚上,组织支村两委成员及组长、党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小组也分别召开了环境卫生专题会议。乡镇环境卫生整治简报三 近段时间,香梅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在全乡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村级环境卫生整治的高潮。为了切实改变长期以来村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香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辽源市河道垃圾治理条例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简报(三篇)

清理河道垃圾整治环境卫生(清理河道垃圾整治环境卫生总结)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简报(三篇)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简报一

一、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全乡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动员会议后,该村迅速行动,于10月17日晚上,组织支村两委成员及组长、党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小组也分别召开了环境卫生专题会议。10月18日,发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宣传资料近600多份到每家每户,在主要干道悬挂横幅标语10条,在村内张贴宣传标语100多张,组织村民观看乡里制作的环境卫生整治专题片。最具特色的是利用防洪广播系统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4点向村民宣传环境卫生内容,动员全体村民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大扫除活动。使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家喻户晓,营造了十分浓厚的活动氛围。

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为使全村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成立了以村支书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选举成立了3-5名成员组成的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和2-3名成员的义务保洁队,制定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与各村民小组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与每户村民签订了村规民约。通过强化组织管理,调动了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环境卫生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的良好局面。村、组干部带头在村内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组织村民每天清扫村级的主干道、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卫生死角。严格实行门前三包,确保屋前屋后的干净整洁,全村的环境卫生得到明显的改观。

三、群众满意、成效显著。该村自筹经费6.8万元用于聘请保洁员、垃圾清运、河道疏通等。共清理垃圾点30处,清运垃圾45车,清除小广告50多处,清理疏通河道3公里,打捞漂浮物4吨,清理公路障碍物10处。通过此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现村内的垃圾得到集中处理、定点堆放、日产日清;公共场所、村民的房前屋后无垃圾、无乱堆乱放杂物;河流、渠道也由原来的浑浊不堪变得清澈见底。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简报二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既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顽疾,也是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之一。复和镇宋家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农村生活垃圾村、组、户分级管理的新机制,使该村生态环境和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是开展了农村是我家,卫生靠大家和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等集中整治活动。对全村19个村民小组和576户居住群众的房前屋后暴露性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杂草等进行了集中清除。共出动卡车、铲车、挖机、拖拉机12台次,清除卫生死角120多处,清运垃圾、杂草60多吨,解决了境内雷复公路、宋楚公路、宋甘公路两旁的遗留垃圾和村庄死角的历史垃圾,无论是镇道,还是村路,无论是房前,还是屋后,物品摆放得错落有序、干净整洁。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购置垃圾清运设施和发放保洁员的福利待遇。该村在镇政府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000元的基础上,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的形式,对全村2140名村民每人每年收取1元的垃圾清运费,用于购置户用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垃圾处理清运设施,目前,该村已累计投入资金16万元,购置垃圾箱20个、向农户发放垃圾桶300个,并选择在合适的地点新建了4个垃圾池、1个垃圾填埋场和1个污水净化池,同时,还对雷复公路、宋楚公路沿线8个组配备了8名保洁员,专职负责公路沿线村、组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扫。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简报三

近段时间,香梅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在全乡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村级环境卫生整治的高潮。 通过近一个多月时间的整治,目前,该乡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切实改变长期以来村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香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是广泛宣传,层层动员。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制作宣传牌50余块,书写永久性标语100余条,发放环境卫生三包承诺书4000余份,给学生上一堂环境卫生整治课等等,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喻户晓,老百姓主动搞卫生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村规民约,并实行片长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包路段,村干部包组、包户的包干责任制。推行乡政府评先进村、村里评清洁组、组里评清洁户的检查评比制度。建立星级文明卫生村庄、文明卫生组、文明卫生户升级考核评比办法。

三是保障经费,落实工作。该乡共投入资金12万元,购买了垃圾桶200余个,清理村庄垃圾400余车合400多吨,清除60公里村、组级公路两边的杂草,清理河道20公里,清理水塘100个,建立垃圾池150个,拆除乱搭乱建30余处。

四是加强督查,严格奖惩。该乡每月组织一督查、一排名、一点评,每季度一考核,对考核得分前三名的村分别给予3000、2000、1000元的奖励;对评为清洁组、清洁户的颁发奖牌;对连续2季度排名倒数后三名且得分未达标的村,对村支书、主任实行诫勉谈话;连续3季度排名倒数后三名的且未达标的村,取消该村年度综合绩效评估先进单位的评选资格和村支书、主任该年度评先评优资格,扣罚年终绩效工资。

辽源市河道垃圾治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河道垃圾治理,维护河道环境卫生,保持水体清洁,优化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河道垃圾治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河道垃圾,是指河道管理范围和河道管理相邻区内存在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

河道管理范围是指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纳入河道管理的区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划定。

河道管理相邻区是指河道管理范围以外相邻的一定区域,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管理需要划定。第四条 河道垃圾治理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城乡统筹、社会参与、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河道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垃圾治理工作的领导,为河道垃圾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河道垃圾治理应当纳入河长制工作职责,作为监督考核内容。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垃圾治理的主管机关,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垃圾治理实施监督管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所属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密切配合河道管理范围内垃圾治理主管机关,共同做好河道垃圾治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对河道管理相邻区内垃圾实施治理。第七条 提倡和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河道垃圾治理,开展志愿服务。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河道管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第九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抛撒、堆放、倾倒、掩埋生活垃圾;

(二)弃置、堆放、倾倒矿渣、石渣、煤灰、泥土、砖石、瓦砾等工业和建筑垃圾;

(三)弃置、堆放农用塑料薄膜、农药包装废弃物,以及柴草、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

(四)堆放、掩埋畜禽粪便或者弃置、掩埋动物尸体垃圾;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第十条 河道管理相邻区内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河道环境。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遗留物,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施工单位不得弃置或者擅自倾倒、抛撒、堆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遗留物。第十一条 河道管理相邻区内工业生产、加工制作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安全分类存放,回收利用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不得乱堆乱放。第十二条 河道管理相邻区内农业生产垃圾应当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农作物秸秆应当按照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要求,收集堆放在指定的地点,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进入河道管理范围。第十三条 河道管理相邻区内不得弃置、掩埋动物尸体;畜禽粪便应当按照要求清理和收集,不得随意抛撒。第十四条 河道管理相邻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环境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生活垃圾投放、清理等义务。第十五条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在河道管理相邻区内建设或者改造厕所、设置生活垃圾箱(点)等卫生设施。第十六条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覆盖城乡的河道垃圾日常保洁制度,根据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保洁人员,或者依法委托专业保洁单位收集、清理和处置河道垃圾。

河道垃圾的收集、清理、贮存、运输、处置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第十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垃圾治理资金和设施的投入,通过提升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垃圾进入河道管理范围。第十八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垃圾治理工作的监督,将河道垃圾治理工作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督促检查工作范围,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建立和实施河道垃圾限期治理报告、调查复核、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

河道垃圾治理主管机关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公开河道垃圾治理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的方式和途径,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通报情况。第十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河道管理相邻区的管理,及时制止或者纠正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对制止或者纠正无效的,负责向相关部门报告。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一)

为深化文明创建,加强村容镇貌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村镇环境,根据《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安徽省文明乡镇测评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各乡镇应当把村镇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并成立市容监察中队和清扫保洁队二支专业队伍,开展日常工作。

(四)乡镇、村庄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本办法,并有权对违反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二、责任分工

(一)乡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乡镇政府负责对本乡镇所有村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乡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工负责:

1、政府所在地、县乡道路、大项目所在地、广场、绿地、河道、垃圾收运和填埋点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等,由乡镇市容环卫工作办公室负责;

2、小街小巷、住宅区由居(村)员会、或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3、车站、停车场、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单位负责;

4、集贸市场由市场产权单位、开办单位或者经营单位具体负责;

5、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卫生责任区由其自行负责;

6、经营性门店、摊点等由经营者负责;

7、建筑工地由施工企业负责;

8、家庭庭院、畜牧饲养点、自用厕所以及柴草、垃圾、粪肥堆放的场地,由住户负责;

9、农作物大棚及其看护房,由产权人或者经营人负责。

三、村容镇貌管理

(一)在村镇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符合村镇规划要求,其建筑造型、高度、色彩、外墙装饰等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原有的格局、风貌和特色。

(三)在乡镇和村庄内禁止下列行为:

1、在临街的庭院围墙外擅自搭建厕所、猪圈;

2、擅自对临街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

3、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上安装突出墙体的护栏;

4、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外吊挂有碍观瞻的物品;

5、在庭院围墙外堆放柴草、垃圾、粪肥或者在庭院内堆放柴草超出围墙高度;

6、擅自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分发、悬挂经营性宣传物品;

7、擅自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堆放物品、设置牌匾和从事维修等经营活动;

8、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影响村容镇貌的地点停放各类车辆;

9、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树木上涂写、刻划、张贴宣传品;

10、随意倾倒垃圾、污水;

11、利用道路打场晒谷;

12、其他有碍村镇环境卫生的行为。

(四)乡镇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围挡设施和施工标志,材料、机具应当堆(摆)放整齐,渣土、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五)乡镇主要街道两侧不得设置废品收购站点。其他地段设置废品收购站点,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相关单位批准。废品收购单位、个人应当加强场地管理,不得影响村容镇貌,污染周围环境。

(六)设置广告、招牌、路标、画廊、霓虹灯等设施,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相关单位审批,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对破损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维修;对脱落、倒塌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拆除;超过审批使用期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手续或者自行拆除。

(七)临街的商业橱窗及展品陈列应当整洁、美观,不得在商业橱窗上涂写、刻划和张贴字画。残破的商业橱窗及展品应当及时改造更新。

(八)临街单位、门店的牌匾应当保持尺寸统一、色彩协调、设施完好、卫生整洁、用字准确规范。

(九)各乡镇成立环境卫生清扫、维护机构,有条件的村庄应当有专职或兼职环境卫生保洁人员。

(十)村镇主要街道两侧、居住区和人流密集地区,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或垃圾池、果皮箱等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坏、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使用功能。确需拆除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先建后拆或者价值补偿的原则,由拆迁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二)

涟水县灰墩办事处王嘴村地处涟水县最北端,与连云港市灌南县接壤,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831户农户,合同人口为3213人,社会人口为3545人,其中低收入农户为77户,低收入人口为376人。全村劳动力有1959人,18至50岁劳动力有1806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分别为89人、137人、83人,合同土地面积为2303.5亩(通常以财政计税面积为准),社会土地面积为3523.6亩。在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精神中,王嘴村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紧密结合本村实际,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

在调查中,我发现,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王嘴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谋发展,关注民生办实事,近几年来村里环境卫生建设,新农村建设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卫生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围绕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以提高村基础设施水平为重点,近几年来,王嘴文化广场建设落成后,又掀起了美化、绿化的新一轮热潮。逐步配套完善村里的道路、排污、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实施了“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秸秆制气厂的建成,不但改变了村民以往使用煤气的习惯,而且改善了王嘴的人居环境。

(二)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一是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环境卫生管理成员,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建立了二十四小时的环卫值班机制,确保卫生环境。二是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办法。王嘴村针对环境管理分别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还利用广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三是注重了环卫队伍建设,王嘴村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站,负责村区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

(三)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加强综合整治。王嘴村把村区环境卫生管理划分为几片,按片向社会公开承包,将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任务,落实给承包人及保洁人员,另外还实行“门前三包”,通过签订责任合同,约束村民的环境行为。王嘴规定保洁人员:以主街为轴心的主街道要实行全天候保洁,其他街道每天至少保洁两次,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在坚持抓好经常性环境卫生管理、清扫保洁的同时,以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堆乱倒为重点,每年集中开展一至两次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过努力,王嘴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卫管理工作任务重困难大。随着村区框架、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现有的环卫保洁力量和能力,极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来几个企业后,环境卫生的管理压力更加突出。王嘴实际现有清扫保洁人员4人,负责村级主干道、住宅小区的环卫清扫和垃圾的清运,人均清扫面积3000多平方米,环卫人员工作压力大。环卫人员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歧视甚至谩骂殴打环卫人员的事时有发生。另外,环卫设施落后,清运工具破旧,自身难以解决,环卫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达到家喻户晓,没有形成全民自觉参与,全村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很少组织开展爱国卫生等各类活动。村民环卫意识淡漠,乱扔杂物、乱倒垃圾、乱泼脏水、随地吐痰、故意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随时可见。

(三)对环境卫生特别是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时紧时松,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有所抬头。

(四)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能经常性开展检查评比和实行考核奖惩。沿街经营门店、居户门前人行道边经常堆放垃圾,尤其是占道经营的摊位前卫生堪忧,严重影响村级形象。

三、强化村级环境卫生管理的建议

美化、亮化、绿化,是优化人居环境的基础,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需要,也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村级突破发展的需要。这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构建美丽、和谐村庄。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村两委,要充分认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管理,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建管并重,把建设、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狠抓落实,常抓不懈。

(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环境卫生管理好的一条特效经验就是实行严管重罚,常抓不懈,规范村民从不自觉到自觉形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一是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修订完善环保、卫生管理办法,高标准、严要求、重处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实行乡镇领导包抓,村领导具体抓,落实包抓区域和路段。三是建立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由乡镇创卫办村两委会,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每月组织一次检查评比,达到促进的作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人性化教育管理,建立学校、家庭全方位多层面宣传教育机制。制作一批村容环境卫生公益性广告牌,开辟广播宣传栏目。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加强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共道德和健康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市民对优化人居环境的认识,提升市民素质,自己管理自己,自觉保护公共设施,爱护一草一木,增强环卫意识。在全村形成全民皆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齐心协力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浓厚氛围。

(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垃圾能够分类堆放,便于村民投放生活垃圾。二是村活动场所设置科普宣传栏充分发挥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三是增加投入,改善环卫设施。加快改善以污水统一排放和垃圾处理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秸秆制汽,优化人居环境,净化环境卫生。全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好、维护好自己美好的家园。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三)

今年4月以来,峪口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号召,在紧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以监督、检查、治理为手段,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去年“五清五规划”和“四化四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我乡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在全乡掀起了农村环境清洁工程的高潮,通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全乡卫生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峪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书记杨琦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办公室,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召开了由乡领导、村主干、乡直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卫生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会上要求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任务作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实际行动,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所分担的任务。

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在全乡范围内实行包村领导负责制,下乡干部具体参与,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各行政村也分别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强化监管,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治方案及长效保洁措施。

二、加大整治力度,全面规范清理

在环境集中整治阶段,乡村两级下大力气,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做法,全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以峪口乡镇区、208国道、新农村试点村和推进村为重点,整治领导组人员沿镇区、国道两旁逐村逐条街道,逐户商铺店面开展拉网式巡查,对照整治标准,确定整治清理对象,明确告知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时限及其他责罚措施等,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组织50余名卫生保洁员、208国道沿线各村及机关干部对公路两侧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清理、平整,实现林间平整,消除垃圾杂物。

在整治活动典型建设的同时,全乡动员,在全乡所有行政村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已有5个村通过县级验收。全乡投资10多万元,5个村配置了垃圾清运车,10个村全部配置了清扫工具,配置垃圾桶、果皮箱80余个,在硬件设施上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下一步计划再添置12辆人力垃圾清运三轮车,垃圾桶、果皮箱50个,以保证全乡14个村的工作需求,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各村配备了2-5名保洁员,全乡现共有保洁员70名,这支队伍有设施,有制度,有待遇,为此项工作的长期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宣传发动,健全长效机制

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宣传,坚持以人为本,宣传引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参加整治活动的积极性,掀起全乡大搞综合整治的热潮。首先召开了乡村两级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印发宣传单3000份,张贴宣传标语600份,广泛宣传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全乡辖区内单位、个体工商户和每个公民人人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整治工作氛围。 各村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共书写墙体标语220条,各村每天早晨6:30定时广播宣传,通过长期的环境卫生清洁宣传,基层群众维护良好卫生环境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镇区居民和广大农民的环境卫生保洁意识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群众都能做到不乱扔乱倒垃圾,在注重自家房前屋后洁净的同时,按照全乡统一要求进行综合整治。

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乡政府完善了乡村结合部、镇区卫生管理制度等现有机制,制定了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巡查制度,各村都制定和完善了村民环境卫生公约、保洁员工作制度、党员卫生、清扫制度、门前三包等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整治检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监督机制,由乡人大代表组成督查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坚持高标准要求,每月评比一次,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天对各村、各部门的责任区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或调度督查组织成员进行协调处理,全乡环境整治工作按照计划进度要求和实施标准推进整治工作。

**年7月

河道整治方案

河道整治方案 (一)

一、河道概况

×××河位于**河主河道西侧**街道××村境内,属于区级挂牌黑臭河道。×××河全长900m,现状河宽4.00~40.4m,涉及桥梁4座。河床中心底高程0.62~1.25m,河道规划河床中心底高程为0.0m,河床特别是两侧淤积量较大。××村常住人口2930人,外来人口7600人。由于河道两侧建筑物和居住人口的增多,以及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现状区域河道堵塞、淤积、黑臭及垃圾现象较为严重。

二、河道污染现状及原因

通过我街道组织专门人员对河道现状进行调查,认为河道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

一是水体污染发黑发臭。该河道两岸基本为居民区、农贸市场及××工业区,由于排污体系尚不完善,该地段没有直接向外输送的污水主干管,导致污水直排河道,同时人为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的入河量较大,这些都恶化了河道水质,又造成了河床淤积,是水质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

二是存在垃圾入河现象。由于外来人员较多,周边居民环保意识不强,造成垃圾入河现象进有发生,同时由于西侧为××工业区,企业也存在偷倒工业垃圾的入河量现象。

三是河床淤积现象较为严重。瓯海区×××河段现状河床中心底高程0.62~1.25m,两侧高程约2.5~4.5m。城防规划中,河道河床规划底高程为0.0m,相对比一般淤积厚度约0.6m,最大约1.3m,河道淤积现象较为严重。另外经过现场调查,河道内约有6艘破船长期沉在河底,河道排水时阻水比较大,也是造成河道淤积的原因之一。

四是存在沿河违章占河。经调查,河岸两侧有部分河段有违章建筑物占用河道,即有村民违章占用河道,也有企业违章占用河道,不仅对河道的水流有影响,更影响到该地块的整体环境。经过初步调查,沿河涉及到违章建筑面积为m2。

三、整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双清”行动和黑臭河垃圾河专项整治行动,本着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整治、改善质量的原则,紧密结合瓯海区塘河整治规划、“双清”行动和“四边三化”专项工作目标规划要求,采取综合整治、分阶段实施的方式,4月底前全区河道垃圾清理完毕,10月底基本完成辖区内黑臭河污染整治任务,2013年底力争消除我区黑臭河垃圾河现象,使我区河道河岸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具体目标

1.全面清理本整治河道各类垃圾,做到河面清洁,无明显垃圾漂浮,河岸整洁干爽,无垃圾随意倾倒、堆放点。

2.全面推进黑臭河道治理,根据排查的河道污染状况,实行一河一策、标本兼治,制定治理方案,力争2013年内整治到位,基本消除或有效缓解河道黑臭现象。

3.建立有效的河道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河道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公众对河道环境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三、整治措施

本河道整治措施结合河道“双清”和“四边三化”工作,按照“拆、理、清、建、治、管”六字有效开展,同时结合本河道的污染现状及原因,根据“一河一策”制订相关的本河道整治措施。

(一)全面开展垃圾清理,一是全面清理河面各类垃圾,特别是对打捞到的病死动物,严格按规定实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全面清理河岸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三要全面清除河道障碍物,主要是严重影响行洪安全、有碍景观、影响环境卫生的障碍物,如废弃的水泥船、龙舟、网箱、违法建筑等。

(二)全面开展沿河违章拆除行动。一拆违法占用河道,严重影响河水流通,致使局部河道河水发黑发臭的违章建筑;二拆违法建在河道两岸并影响河岸环境的违章建筑。

(三)全面开展河道污泥的清理行动。对于本河道内污泥深厚、致使水质发黑发臭的河道要全面实施清淤疏浚工作。

(四)全面推进沿河片污水管网建设及生态河道建设。一是要加快××片污水管网建设,尽早杜绝污水直接入河;二是开展生态驳坎及绿化建设,建造优美的河道环境。

四、整治工作计划

1.垃圾清理:2013.4.16~2013.4.30

2.河岸违章拆除:2013.5.1~2013.5.31

3.清淤疏浚:2013.7.1~2013.10.20

4.截污纳管工程:2013.4~2013.10.30

5.生态修复(河道驳坎150m及绿化200m2):2013.5.1~2013.7.30

五、整治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南白象街道黑臭河垃圾河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街道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城建办、农办、塘河办为成员单位。街道主任负总责,分副主任负责整治行动具体工作。

(二)协调配合、明确责任。黑臭河垃圾河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属地负责原则,辖区村居是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街道、村二级主要领导为河长的河长制,对辖区河道综合整治负总责。

(三)强化督查,挂牌督办。建立逐级约谈制,对工作严重滞后的社区村居,由街道领导进行约谈,约谈后,滞后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建立行政问责制,对因工作不主动、措施不到位、对公众举报受理不及时等导致整治工作严重滞后、整治成效公众意见较大的,实行追责问责。

(四)落实资金、强化保障。根据区政府实施方案,对于市区级挂牌河道治理经费镇街负担60%;街道挂牌河道治理经费镇街负担90%的规定,我街道将积极与功能区做好对接筹集整治专项资金,或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确保整治资金的到位。

(五)部门联动,加强执法。街道将定期组织环保、住建、水利、城管执法、塘河管委会、农林渔业、工商等各部门及站所开展联合执法,始终保持零容忍、严处罚的高压执法态势,加大对工业、生活、建筑泥浆、餐饮业、农业面源、渔业养殖等各类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的查处力度。

(六)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街道将加大对垃圾河、黑臭河及沿岸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力度报道,树立典型、曝光落后、强化引导,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对于公众举报的垃圾河、黑臭河以及各类向河道违法排污行为,第一时间受理,并组织核查和整治。要积极引导公众既当监督者又当参与者,健全公众监督队伍,积极鼓励社区村居建立义务护河队、环境监督员等队伍,动员全民积极参与治河护河。

六、整治后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河面保洁及垃圾入河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河道保洁及垃圾入河日常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河道协管员、村居“义务护河队”的作用,落实河道保洁分片负责制,明确河段保洁责任人,并加大保洁工作的奖惩力度,落实河道保洁奖惩机制,把保洁工作的好坏与经济利益挂钩,切实发挥保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河道保洁常态化管理到位。二是建立河面河岸保洁联动机制,形成河面、河岸统一管理的局面,杜绝河面河岸垃圾养护人员互相推诿的行为。三是增设沿河垃圾屋等垃圾收集硬件设施,进一步健全沿河垃圾收集系统。

(二)违章占河管理。一是发挥河道协管员的巡查监管作用,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违法占河行为,及时进行制止。二建立有效的举报奖励措施,举报的违法占河现象一经查实,给予举报人300-500元的奖励。三是积极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大违法占河的执法力度,加大违章占河的处罚力度,杜绝违法占河行为。

(三)污水管网后期维护管理。一是做好截污纳管项目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管网顺利移交创造条件。二积极配合市排水公司加快污水管网的移交维护管理工作,保证已建排水管网发挥效益。

(四)河岸绿化养护管理。建立和完善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制度,按照村居、社区属地管理为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落实专人负责监管,及时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河道整治方案 (二)

长汀县城区河道环境整治工作方案(讨论稿)为全面净化城区河道环境,切实改善城市面貌,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宜居的现代城市,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城区河道环境整治活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以“保洁、治乱、清水”为主题,以建设“山清水秀、业兴民富、安定和谐的海峡西岸名城”为目标,通过加大整治力度,达到城区河道环境全面改观,城市面貌全面改善,促进城区河道环境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从根本上改变我县城区河道长期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提升我县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水平。

二、整治范围汀江河(城区海螺墩桥-新庄段)郑坊河、、莲花河、七里河、七里内河。

三、整治目标力争通过个月的集中治理,使城区河道实现“四无一整治”目标,即:水面无漂浮物、河道无污泥堆积、堤岸无垃圾、河道畅通无障碍,入河排污口得到基本整治,使城区水环境明显好转。

四、整治时间、方式、内容

(一)整治时间从月日起至月日,集中整治个月。

(二)整治方式月化管理。

(三)整治内容

1、整治沿河两岸乱倒垃圾、乱排污水行为。

整治河道两岸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向河道内乱倒垃圾(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物,向河道乱排放污水,影响河道行洪、河面清洁和河水水质的行为。

2、整治沿河两岸环境卫生。沿河两岸单位、居民实行“门前三包”“一包”门前市容整洁,无乱设摊点、乱搭建、乱张贴。

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等行为;“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治,无裸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无渣土,无蚊蝇孳生地;“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和绿地整洁等。

五、区域分工

(一)河段责任单位划分原则

1、沿河两岸有单位的河段由单位负责;

2、江边市场河段由市场发展公司负责;2日-月日为集中整治阶段,月日起进入常态。

3、沿河两岸其他河段按属地管理分别由汀州镇、大同镇负责。具体包干河段划分如下。

汀江海螺钉桥到黄屋大桥右岸长汀职业中专,汀江右岸黄屋大桥至郑坊河口由龙宇中学,金沙河右岸旱桥至河口、汀江左岸水东桥到五通桥由市场发展公司,郑坊河、莲花河由开发区管委会,其余河段有单位均由沿岸单位负责,没有单位按属地由大同、汀州负责。

(二)河段责任包干单位职责

1、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包干区域内单位、居民自觉遵守河道环境整治的相关规定,每天必须派出专人加强巡查,劝导、制止向河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行为;2、要落实报告制度,对随意乱倒垃圾、乱排污水行为,劝导无效的,及时向行政综合执法局和环保局环境执法大队报告,由其对该行为进行依法查处;3、要落实长效措施,实行层层包干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包干到户,并制定河道环境监督管理办法。

六、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城区河道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城区河道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县府办、文明办、水利局、城建局、执法局、环保局、卫生局、经贸局、开发区、监察局、效能办、市场发展公司、汀州镇、大同镇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各有关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城区河道环境整治工作,把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安排,狠抓工作落实。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责任机制,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行包干负责制,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长效。各有关部门要在市河道整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落实好各自的职责。

水利局负责河道整治的规划制定、堤防维修加固、河道清淤整治、绿水工程建设、水政执法等工作;监察局负责对河道整治工作进行行政问责督查,对违纪人员给予处分;建设局负责城市建筑垃圾的源头治理;执法局、大同、汀州镇负责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进行源头治理,杜绝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阻碍行洪物体;环保局负责对沿河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加强污废水排放管理,整治规范排污口设置,严禁直接将未达标污水排入河道;工商局负责对整治对象的工商营业执照情况进行审查把关,对涉河违法建设项目不予发放营业执照;市公安局负责专项整治活动的安全保卫、道路交通及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负责处置执法活动中妨碍公务行为,做好违法事件查处工作;广播、新闻等部门要做好河道整治工作宣传报道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全面完成河道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各有关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要进行动员和部署,通过层层发动,统一思想认识,把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县新闻中心要加大新闻报道力度,加强活动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教育市民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

3、专业维护,常态管理。

4、群策群力,多方筹资。

专业队伍首期设备配备小船一艘、竹排2只,救生河打捞设备,工人4人,年运行、工资费用8万元。由汀州镇筹措元,大同镇筹措万元,水利局筹措万元万5、强化监督检查,实行责任追究为推动整治活动的开展,实行工作落实督促检查,“两办”由督查股、县效能办牵头对整治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对未按领导小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的单位、干部,县委、县政府将追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河道治理方案

河道治理方案 (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定西城区河道污染治理问题,在城市污水处理和河道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区河道环境明显好转。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河道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沿岸旱厕、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污染河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为进一步防治城区河道污染,改善定西城区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河道污染源基本情况

定西城区河道主要由祖厉河水系关川河及其一级支流西河和东河组成,城区内河道总长17.4公里,其中东河河道长6公里、西河河道长7公里。西河、东河在城区西北气象桥北侧汇入关川河,至王家窝窝河道长4.4公里。

定西城区河道内共有污水排放口130个,其中企业排污口18个、生活排污口112个;垃圾倾倒点23处,其中生活垃圾倾倒点11处、建筑垃圾倾倒点12处。

(一)企业排污口。共18个(东河12个、西河6个),其中接入工业污水管网的10个,分别为薯乡淀粉公司、市政料场、宏煊淀粉公司(南川厂区)、金龙路口、陇海乳品公司、超兴淀粉公司、马家岔沟口、宏煊淀粉公司、陇朊乳品公司、清源污水处理厂各1个;未接入管网的8个,分别为陇海乳品公司3个、超兴淀粉公司1个、张家湾王岗养殖场1个、原锌厂隔壁3家小型塑料编织袋回收加工点3个。已接入工业污水管网,需要整改的是宏煊淀粉公司排污口。

(二)生活排污口。共112个(东河50个、西河62个),其中接入生活污水管网的39个(水冲式公厕2个、其他生活污水排污口37个),未接入管网的73个(旱厕27个、水冲式公厕1个、其他生活污水排污口45个)。

1.旱厕。沿河共有旱厕27处(东河14处、西河13处),分别为南川市政料场后1处,凤翔镇派出所楼西1处,超兴淀粉公司所属院内临河2处,南山新村4处,东中后临河1处,木材市场临河1处,永定桥附近1处,祥龙小区后2处,丁老四洗车行附近1处,友谊村所属清水桥侧和老西河桥侧2处,人行家属楼对面4处,公园桥移动公司附近6处,江夏名城对面1处。

2.水冲式公共厕所。共有3处(其中进入管网的2处、未进入管网的1处)。永定市场公厕为免费公厕,中华桥头西侧公厕为收费公厕,两处公厕均已接入生活污水管网。区园林局所属玉湖公园公厕未接入管网。

3.其他生活排污口。共有82个(其中接入生活污水管网的37个、未接入管网的45个,涉及500多户2000多人)。未接入管网且河道污染比较严重的有:凤翔镇居民所属10个,主要分布于西川园区机电学校至公园桥沿河居民居住区;永定路街道居民所属29个,主要分布于南山新村至永定桥沿河居民居住区;中华路街道居民所属6个,主要分布于解放桥至中华桥沿河居民居住区。另外气象桥两侧居民及餐饮业随意将污水泼入河道现象比较严重。

(三)垃圾倾倒点。共有23处,其中生活垃圾11处、建筑垃圾12处。

1.生活垃圾倾倒点分布情况。共有11处。东河生活垃圾倾倒点共5处,分别是南山新村塑料厂后面、南山新村旧环卫站后面一直到鬃毛厂、市电信局对面、祥龙小区后面和中华桥头东端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附近居民乱倒造成的。西河生活垃圾倾倒点共6处,分别是84514部队附近、西川园区附近、机电学校附近、玉湖公园隔壁、安居工程河道对面和东河水管所右边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附近居民乱倒造成的。

2.建筑垃圾倾倒点分布情况。共有12处。东河建筑垃圾倾倒点共4处,分别是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后面、金龙路口、南山新村附近和飞天路口靠河边一直到驾校考训场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威远路业修路、附近居民搞建筑造成的。西河建筑垃圾倾倒点共8处,分别是西川园区对面,西川园区内,西川园区河道,西川园区东端,84514部队对面,西水湾南侧,友谊七队、八队河道附近和气象新村附近河道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园区内部、附近住户搞建筑造成的。

二、整治重点及职责划分

定西城区河道污染治理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相结合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市环保局和安定区政府负责牵头抓总,制定实施方案,搞好宏观监管和协调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市、区住建、工信、水务、发改等职能部门及各责任单位根据各自职责,抓好各类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工作。

(一)工业污水治理

由安定区政府牵头,市、区环保、工信、住建等部门配合,相关企业实施。

1.要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特别是把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作为监管重点,提前部署,及早安排,加强巡查,督促企业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力争做到达标排放。原则上,企业废水必须要做到三级沉淀。对达不到沉淀标准的企业,要督促企业在8月底前建成治污设施;对没有治污设施或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的企业,一律不准开工生产。对偷排工业废水的企业,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关停。

2.对未进入工业污水管网的6户企业,实行责任包干,由市区有关部门督促限期将污水接入工业管网。区工信局负责督促陇海乳品公司在5月底前接入工业污水管网,督促宏煊淀粉公司对自由街南侧入网支管进行改造,确保污水全部进入工业污水管网。区畜牧局、凤翔镇政府负责督促张家湾王岗养殖厂在5月底前接入污水管网。区环保局负责原众星锌业公司隔壁的3家小型塑料袋回收加工点在4月底前完成治理。坚决杜绝工业企业生产污水向河道直排现象。

3.安定区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已接入工业污水管网的管线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网管接口不符合标准的,要指导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技术改造,防止由于接口管径过小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疏通管网,确保工业污水管网的畅通。

4.市工信委和安定区政府要严格按照《定西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有计划地将原分散于城区各处的污水排放企业逐步迁入工业园区,做到工业废水集中处置和达标排放。

5.安定区政府牵头,尽快启动实施工业污水收集处理二期工程,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管网向北延伸,对定西城区到?口沿线的企业污水逐步统一收集到工业管网集中处理排放。

(二)生活污水治理

1.由市住建局牵头,在制定生活污水治理方案的基础上,督促责任单位将有条件进入管网而尚未接入管网的生活污水,尽可能在年底前全部接入生活污水管网或工业污水管网集中进行处理,将城区河道内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程度。

2.由市住建局负责,尽快启动实施清源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扩大污水管网覆盖面,实行雨污分流,解决居民小区生活污水污染河道的问题。特别是对南山新村、气象新村、公园桥沿河等几个平房散住片带,居民生活污水要收集到生活污水管网或工业污水管网进行处理,严禁直排。要配合安定区政府搞好马家岔沟口和自由街南侧两个排污口现有集排洪、排污一体的管道改造,保障污水接纳能力。

3.由安定区政府牵头,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区环卫站配合,制定治理沿街小餐馆向街道乱倒污水的具体管理办法。要求沿街小餐馆、食品摊贩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理,与环保部门认可的垃圾回收单位签订责任书,由回收单位统一回收处理;对泔水统一进行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乱泼乱倒,拒不改正者,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严防小餐馆直接将泔水等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化学需氧量居高不下。

(三)沿河旱厕治理

由安定区政府结合城区发展规划,责成相关部门在3月底前提出关于旱厕的治理方案,市、区两级财政筹措经费,适当给予补助,8月底前全面完成沿河旱厕的拆迁和改造。

(四)沿河垃圾整治

安定区政府负责协调和组织凤翔镇政府、中华路街道办、永定路街道办和区直有关部门,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片区承包责任制和各类垃圾处置办法,确保各类垃圾全部运往垃圾处理厂填埋;加强对沿河居民、单位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依法制止居民向河道内乱倒乱扔垃圾等违法行为。

(五)河道综合管理

区水务局负责进一步规范河道管理,严厉打击向河道内乱倒垃圾、乱采滥挖、影响行洪安全的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在河道采砂管理中,督促和确保企业在采砂后负责填平遗留的沙坑,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和沿河居民的安全;增加开闸次数,防止污水聚集和污染;积极实施城区河道堤防工程。市水务局负责拟定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的文件,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下发执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环保局、市住建局主要领导和安定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河道污染治理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安定区政府和各牵头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3月底前报市政府,并负责抓好落实。

(二)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依法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现场执法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于不正常使用水污染处理设施,或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处理设施的,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予以严惩。同时要杜绝其他乱倒污水、乱扔垃圾和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河道污染问题。

(三)齐抓共管,联合作战。切实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各单位、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既各负其责,又互相配合,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体系,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四)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各相关部门必须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河道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及时完成各项整治任务。整治工作小组的督查、验收工作要全面、彻底,不遗漏任何一个对水质产生影响的问题。对限期治理、整改的企业,必须拿出具体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对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一律依法严惩。**年城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各项措施,各实施单位要确保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后,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市环保局和安定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参加,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9月初对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书面报市政府进行通报。

(五)立足长远,防止反弹。综合治理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坚决防止“反弹”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坚持高标准、快节奏,把每项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全方位无缝隙覆盖,不留死角和盲区,确保城区河道污染治理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必须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城区河道污染整治的长效机制,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

(六)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市政府河道污染治理联席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和治理措施,在广播电视或报纸上对城区河道整治方案进行公告。在综合整治阶段,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宣传保护河道的重要性。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使群众主动参与到城区河道的治理活动中。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宣传和深入报道,做到家喻户晓,努力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定西城区河道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市政府办公室已以文件形式印发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现予公告。

河道治理方案 (二)

“能否设想有朝一日,河道两岸铺上的是我们的蜂窝排水模块?模块表层种有各种净化植物,形成两道可玩可用的绿色屏障。”灼热的夏日午后,当浙江农林大学**级农学专业学生诸葛亦弦站在杭州双龙港河畔,谈起关于这条臭黑河的治理思路时,掩不住兴奋劲。

日前,杭州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与“绿色浙江”联合启动城市河道水质改善创意大赛,就“调查监督”、“工程治理”和“绿色畅想”三个参赛板块向公众征集河道治理方案。诸葛亦弦作为负责人,带领同校其他五名相关专业的同学组成“蜜蜂团队”参与了此次比赛,并以其作品“双龙港蜜密花园”创意方案获得“绿色畅想”类板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一条河的未来,因为自己的亲身参与,让这些高校学子心生期待。

蜂窝体系,构建蜜密花园

位于杭州西湖区蒋村街道的双龙港河道呈“L”形,全长1300多米。河道两岸与河水表面形成斜坡,其间穿插种植着茂密的常绿型乔木以及低矮灌木,每隔几百米还建有观景走廊及凉亭。

而在“蜜蜂团队”所提出的方案中,这里可以被改造为另外一番景象:一个个模块状的“蜂窝排水净化体系”将沿着河岸平铺至河床底部,取代了原先品种较为单一的茂密植被;承托有各类水生植物的生态浮床,依照一定比例点缀于河面之上,并配以LED灯光,起到水体修复及美化环境的双重作用;另外,河道的重要结点处皆设有主题广场,例如水车喷泉区、儿童沙滩区、老年健身区等,由此形成一个亲水、近水的“蜜密花园”。

据诸葛亦弦介绍,蜂窝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是这一创意方案的核心,它源自国外一个利用蜂窝状设计改善河道水质的实际案例。每一层蜂窝体系都有一层滤膜,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表层则种植不同功能的植物。雨量较大时,不能通过地下径流及时排出的地表水,借由“蜂窝体系”的高度差一级一级跌落,经层层净化后最终排入河道。同时,还可将雨水收集贮藏在这一体系的每个小单元——“生态池”,用以在平时浇灌植被、滋润土壤或补充地下水,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此外,“蜂窝体系”采用“实时监测”,方便市民与水产生互动。“我们的设想是利用多个荷叶状蓄水池来落实,把它们设于河道两侧的人行区域,河水可以随时被抽上来经过市民检验,最后再把它们注入一系列种有植被的洼地。”诸葛亦弦这样描绘道。

实地调研,收获治水心得

“绿色畅想”并不等于“空想”。为了准备此次的创意方案,6名团队成员不仅积极向专业老师请教,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多次到双龙港河道及周边进行考察,拍摄了总共4000多张河道实景照片。

调研中,团队成员对于河道的污染现状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一段一公里不到的河道,竟然有五六个排污口,排出的水又黑又臭,一面走一面还能看到有居民在河里洗衣、洗拖把,甚至给宠物洗澡……”诸葛亦弦告诉记者,原以为做好一条河道的治理方案已属不易,没想到河道整治是个大工程,既要有创新、有细节,更要着眼源头和整个流域的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