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层雾滴蒸发。雾是水汽冷却形成的雾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首先是冷却,当空气中的水汽足够充足,微风刚刚好,大气稳定,近地面的温度下降,水汽便得到冷却形成雾;其次是加湿。
雾的形成: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在春秋及梅雨季时,在锋面到达前的高压回流影响下,就常会有大范围而且持续久的浓雾出现。
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层雾滴蒸发。
雾的持续时间长短,主要和当地气候干湿有关:一般来说,干旱地区多短雾,多在1小时以内消散,潮湿地区则以长雾最多见,可持续6小时左右。
扩展资料:
雾的类型:
1、辐射雾多形成在雨、阴转晴朗的夜间,主要成因是辐射冷却使低层湿度加大达到饱和;
2、平流辐射雾多形成在晴转多云的前夕,主要成因有辐射冷却和平流增湿;
3、平流雾形成在温度高、湿度大的阴雨天气或转阴雨天气的前期,主要成因是暧湿平流湿度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雾
雾主要是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变成很多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会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形成雾。
雾是怎么形成的
雾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呈现液态。简单来说,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就形成了雾。而形成雾的条件主要有三: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
而雾气消散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层雾滴蒸发。一般来说,雾持续时间长短,主要与当地气候干湿有关。在干旱地区多短雾,多在一小时以内就可以消散,而潮湿地区则以长雾最多见,可持续六小时左右。雾天出行能见度比较低,因此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减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为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空气的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在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
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
扩展资料:
雾的主要种类:
1.辐射雾:在日落后地面的热气辐射至天空里,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
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这种雾常伴随毛毛雨的天气。
3.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4.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
雾的出现,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令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公里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在城市及工业区,因空气中污染物的影响可导致雾呈土黄色或灰色.冰雾则可为暗灰色.
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水汽达到(或接近)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雾的形成通常有两种途径:(1)因空气温度降低而产生平流雾、 辐射雾、上坡雾等; (2)因空气中水汽增加而产生蒸发雾、 锋面雾、生物雾等.
按照雾的微结构和温度,可将之分为暖雾、过冷雾和冰雾三种.(1)暖雾由温度高于0℃的水滴组成;(2)过冷雾由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滴组成; (3)冰雾由冰晶组成.其中过冷雾常能通过人工催化而被消除.
雾的形成原因: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在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
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扩展资料: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
一种雾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数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
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空气中的水蒸汽逐渐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做平流雾;
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可以看出,能具备这些条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雾天能见度恶化,易引发交通事故,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因浓雾等恶劣天气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不仅阻碍交通,更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原因:由于雾的浓淡不均,会造成视觉错误,驾驶员对距离和车速的判断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视距变短,容易发生与前车相撞事故。尤其是高速公路上车速较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经常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形成严重交通事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
雾是水汽冷却形成的
雾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首先是冷却,当空气中的水汽足够充足,微风刚刚好,大气稳定,近地面的温度下降,水汽便得到冷却形成雾;其次是加湿。雾的形成需要相对湿度达到100%,在湿度还没有达到标准的时候,需不断增加水汽含量,直到湿度达标便形成雾;最后要有有凝结核。在湿度和冷却条件都有的情况下,需要形成凝结核才能出现雾。
一、冷却,这是雾形成的主要条件。当空气水分足够充足,湿度达到百分之百,那么,降温冷却便是关键。因为如果没有降温冷却水汽,那么水汽就很难凝结,这就很难出现雾
二、湿度,湿度是雾形成的必要条件,也算是雾气的一个原材料,如果没有足够的湿度,足够的水汽,那么,雾是不可能形成的。一般情况下,这个水汽湿度要达到饱和,不然即便降温冷却了,水汽不足也很难形成雾。
三、凝结核,水汽条件有了,冷却条件也有了,这个时候就要看能不能凝结起来了,只有形成了小水滴或冰晶,雾才会形成。当然,这里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降温冷却,水汽足够,经过降温冷却,一般凝结核就出现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langhai8@163.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umai.net/wumai/2022112718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