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雾霾 > 正文

为什么形成雾凇(雾凇是怎么样形成的)

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形成雾凇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雾凇是怎么形成的。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吉林雾凇就属于后一种晶状结构,它是在吉林市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吉林市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地处盆地之中,江中蒸发的水汽不易消散,这些便是形成雾凇的有利条件。

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形成雾凇(雾凇是怎么样形成的)

形成雾凇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

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

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则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了保障。

冬季

冬季,四季之一,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天季节,生气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

“四立”划分四季反映了气候、物候等多方面特征。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的四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等于或低于10摄氏度算是进入冬季。

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那你知道导致雾凇形成的原因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雾凇形成的原因

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它也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当空气中的水蒸气碰上物体马上凝华成固态时便会结成雾凇层或雾凇沉积物。

形成雾凇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一般冬季,晴天与静风或微风天气同时出现的概率并不很大。另外,在有过冷却雾的时候,特别有利于冰晶在地面物体上增长。这时在电线上、树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叫做"雾凇"。在有雾而温度又高于0°C的时候,雾滴沾附、汇聚在树叶或其他物体上,叫做"雾凝",这在森林中最常见。

雾凇的外形特征

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因此雾凇呈完全不透明的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为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雾凇的主要分类

雾凇分为两种,硬凇和软凇。硬凇和水凇与霜、露都是由于空气和地面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而形成的。

硬凇

硬凇(英文:hard rime)和水凇与霜、露都是由于空气和地面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而形成的。但是,形成硬凇和水凇的温度差是由天气变暖而引起的,形成霜、露的温度差却是由于地面物体辐射冷却所引起的。所以,它们所反映的天气条件不同,附着的物体也不尽一样,它们是不同的天气现象。

软凇

软凇(英文:soft rime)是一种白色沉积物,水珠在半冷冻雾或薄雾冻结的外表面凝结,无风或微风状况下形成。软雾凇通常可见于结冰树枝的迎风面、电线上、或其他固态物品。软雾凇在表面上与灰白色的霜相似,然而软雾凇是由水蒸汽冷凝成液态水滴(先雾、雾或云),然后到一个表面形成。灰白色霜则是直接由水蒸气淤积成固体冰。灰白色霜的沉重涂层,称为白霜,在外表上与软雾凇非常相似,但形成过程不同:它在没有雾,但是非常高的相对湿度(90%以上)和温度低于-8摄氏度(18°F)条件下形成。软雾凇的外观十分像洁白的冰针簇:他们很脆弱,可以很容易地被抖落。因为软雾凇是小液滴尺寸,缓慢的液态水冲积层,高度的过冷,还有迅速消散的熔化潜热。

雾凇的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一天中看雾淞的最佳时间是早上,因为雾淞是在早上形成的 ,所以要提早在太阳出来前起来看雾淞,早上5点左右起来,就可以看到松柳凝霜挂雪,随着太阳的慢慢升起,还可以拍到那红色的朝霞洒在白色的雾松上的景色,消失的时间还要看当天的风大不大,如果当天的风大的话,估计9点就开始掉下,运气好没风的时候,就可以维持到11、12点。

环保价值

雾凇是空气的天然清洁工。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有净化空气的内在功能。空气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大量微粒,其直径大部分在2.5微米以下,约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四十分之一,体积很小,重量极轻,悬浮在空气中,危害人的健康。

据美国对微粒污染危害做的调查测验表明,微粒污染重比微粒污染轻的城市,患病死亡率高15%,微粒每年导致5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已患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和 儿童 。雾凇初始阶段的凇附,吸附微粒沉降到大地,净化空气,因此,雾凇不仅在外观上洁白无瑕,给人以纯洁高雅的风貌,而且还是天然大面积的空气“清洁器”。

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在有雾凇时,吉林松花江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可多5倍以上。

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因此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1

雾凇,俗称树挂,也叫冰花。它是由雾和水汽冻结而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粒状的,它是似雪花一样的重叠型的冻结物,是由水滴、雾滴随风移动,遇到寒冷物体迅速冻结而生成的;另一类是晶状的,它是像霜花一样的结晶型的冻结物,是因天气寒冷,使空气湿度呈过饱和状态,水汽直接凝华而产生的。

吉林雾凇就属于后一种晶状结构,它是在吉林市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吉林市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地处盆地之中,江中蒸发的水汽不易消散,这些便是形成雾凇的有利条件。

雾凇在我国高纬度的东北、西北地区,还有纬度较低、但地势较高而且水汽条件较好的地方均可见到。它不仅是寒冷冬日里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可供人观赏和玩味,而且可以清洁空气,消除污染,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吉林雾凇是大气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不像雨和雪从天降落,而和露、霜一样属于地面凝结物。由于它的结构比较疏松,风力稍大或受到一点震动就脱落,如若不脱落,当日出后经太阳照射,也会融化掉了。在万木凋零的寒冷里,冻树银花虽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醉人的芳香,却能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不但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情趣,而且又能为人们预报天气和预兆年景! “一日有挂三日晴”、“冬季树挂多,夏季天炎热”、“隆冬树挂连,明年是丰年”等气象谚语,便是多年经验的总结。

隆冬时节,冰封江面,似有“水汽”蒸发,这是由于在松花江上游距“江城”吉林15公里处有个松花湖,东北重要的电力枢纽小丰满水电站便建于此。奔腾的松江水在一米多厚的冰层下边流入电站,通过发电机组时,受到水轮和叶片的冲击后变成暖流,并从距江面几十米高的大坝上流出来,落差大、流速急、温度高,致使从小丰满水电站到吉林市北郊的九站这一段江面在 “三九”天也不封冻。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水温和气温差值增大,使江面不断蒸发出水汽来,水汽遇到岸边的冷树枝急骤地凝华成冰晶,便出现了奇异壮观的吉林雾凇。

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因此雾凇呈完全不透明的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为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雾凇可以称得上最美的自然奇观,很多人都好奇它是怎么形成的。其实雾凇的形成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气温必须要低,水汽必须要充足,这样空气中的水蒸气才能在树枝凝华积聚,形成雾凇。

国内的雾凇景观最为出名的当属吉林的雾凇岛,这里的雾凇厚重持久,冬天里几乎天天都有雾凇,非常美。另外黑龙江的库尔滨雾凇也很好看,而且河水常年不冻,远远看去就像仙境。

雾凇不仅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有环保价值。雾凇在凝华时会吸附大量污染物,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在雾凇中散步会感到非常清爽,同时雾凇还能隔绝噪音,所以有雾凇的地方特别幽静。

雾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

因为雾凇只有在寒冬出现,所以冬季是最佳旅游时间,在大雪前后去雾凇岛,正好可以欣赏沿江雾凇奇观。

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是雾凇观赏最佳期,最理想的雾凇拍摄时间大约在上午10:00-11:30之间。雾凇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气候条件,如大雾湿度高、零下20℃左右的低温、无风、无雪等气象天气。因此订制行程之前,最好关注当地媒体关于雾凇形成时间的播报。

去雾凇岛的注意事项:

冬天的吉林很冷,温度可以达到零下十几至几十度,一定要最好防寒准备。

1、保暖。最好穿戴质地轻柔的防寒手套和防寒鞋,这样既可防止在冰雪路上滑倒,又能在滑雪时轻便、灵活。

2、护肤。要带些油性较大的香脂类用品,防止皮肤粗糙、干裂。

3、护眼。应准备一副太阳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阳刺伤眼睛。

4、防滑。在冰雪上行走时,膝盖应微屈,身体的重心向前倾,这样就不易摔倒。

5、御寒。由于气温较低,所需热量相应增加,可随身带些巧克力,以补充热量。另外,最好携带旅行用的保温瓶,这样可保证随时喝到热水。

6、药物。特别是感冒药,是东北之行的必备药物。

7、相机。在寒冷的条件下,相机容易失灵,尤其是“傻瓜”相机更怕冻,所以,在室外一定要注意相机的保暖,或藏于怀中,或放置暖手器于相机袋内。如有条件,最好带手动相机;从室外进入室内,切记将相机用厚布包好,或放入胶袋内保护,否则因室内外温差太大,相机会出现“反霜”现象(整部相机出满水珠)。

8、胶卷。胶卷受冻后脆性较大,因此在室外拉动胶卷时,不要用力过大,否则,胶卷会很容易被拉断。

雾淞是怎么形成的

雾淞是北方冬季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相信很多人想知道雾淞的成因,下面就让我来给你科普一下雾淞是怎么形成的。

雾淞形成的原因

雾凇这种天气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构成、复杂的大气过程。温度和湿度条件,只是具备了产生雾凇的基本条件。然而,促成雾凇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复杂,又是相互配合的大气物理变化过程。很多地方的雾凇,只是达到形成雾凇的基本条件,但不够全面和充分有利,因此形成的雾凇一般不够理想。而吉林雾凇的成因,是由于具备得天独厚的充分有利的特殊条件,构成了有机地超越常规的物理机制的独特成因。

1、冬季漫长寒冷的基础条件

吉林冬季的时间,按当地人们的习惯,是从11月至翌年2月的120天为冬季。按气候学统计规定: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按其温度规定,吉林市一般始于10月中旬,终于次年4月中旬,长达半年(基本与结冰期相吻合);按严冬日规定为侯平均气温低于0℃,则吉林市严冬始于10月末,终于次年3月中旬,长达4个多月。由此来看,吉林市冬季可谓冷期漫长。低温日数多,是吉林市冬季气温的另一特点。可形成吉林雾凇的零下20℃以下日期,一冬有60~70天;低于零下30℃以下日期,一冬有10~15天。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0、2℃,这可以说是几乎到了“哈气成霜”、 “滴水成冰”的程度。根据对雾凇上千次统计,气温高于零下13℃时,即使是形成吉林雾凇的其它条件都齐备了,但吉林雾凇也不易形成。气温在零下20℃以下时,吉林雾凇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气温在零下26℃以下时,多数能形成雾凇。由此看出,低温是形成吉林雾凇的前题和基础。

2、低空水汽量多的充分条件

不冻江、雾多、雪多、空气湿度大、水汽充足、易饱和,这是形成吉林雾凇的充分条件,而这一条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丰满水电站所产生的。吉林冬季,不冻的江面向空中源源大量蒸发水汽,雾多、雪多,有利空气湿度增大及雾凇出现频次增多。从吉林市三十年以上的气象资料的统计(表)看出:不论是平均的雾日、雪日及雾凇日,还是最多的雾日、雪日及雾凇日,均是呈同步成正比例的,即雾多、雪多、雾凇也多,并且冬季各月相关性也很密切。吉林市冬季早晨的相对湿度,经常在95%以上,因而也可看出吉林市冬季空气湿度大、水汽充足、易饱和,从而雾凇的凝华过程显著,使形成吉林雾凇更加充分。

3、辐射降温强烈的有利条件

冬季辐射降温强,因而气温日较差大,并常有逆温层,使大气层结构稳定,是形成吉林雾凇的有利条件。地面白天通过短波方式接受太阳辐射,气温升高;到了夜间地面不仅失去日照增温,反而以长波方式还向空中散发热量,使夜间气温下降,这就是地面辐射降温。吉林市冬季夜间长,辐射降温强,气温日较差(一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温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大,经常在15~18℃以上。气温日较差大,使空气易饱和,水汽凝结成凝华的就越多。这是因为空气能容纳的水汽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且气温高,可容纳水汽的能力多;气温低,容纳水汽能力少。辟如,白天气温零下10℃,一立方米空气最多可容纳2、86毫米水汽;而到了夜间,气温下降到零下25℃,最多可容纳水汽的能力仅有0、81毫米了,多余的2、05毫米的水汽,就要变成水滴或冰晶了,这就是由于辐射降温造成的结果。另外,辐射降温强还使地面气温比上层大气降温快,从而形成“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即本应平均每升高100米,降低0、6℃,但不仅没降低,反而升高,这:种大气层结叫“逆温层”)。辟如,人们冬季早晨常看到大烟筒胃出的烟,到一定高度不再继续升高,而是横走的原因,就是“逆温层”造成的现象。由于地面冷,近地面空气密度大,而上层的大气不太冷,空气密度较小。因而大气就像头轻脚重的不倒翁一样,使大气层结构稳定不易变性,冷空气能持久。所以有利水汽凝结或凝华,因此辐射降温强有利于雾凇的形成。

4、经常碧空微风的必要条件

碧空、少云、静风或微风,是形成吉林雾凇的必要条件。人们都知道夜间没有云时,气温低;而有云时就像地面的上空有个盖子,消弱了辐射降温,使气温降低的少,昼夜的温差不大。因而原来空气中水汽就不易凝结或凝华,这对雾及雾凇形成不利。反之,夜间碧空或少云,气温下降明显,就有利雾凇的形成。根据吉林市历年气象资料统计,11月至翌年2月的各月平均睛天日(按气象规定,低云量占整个天空总云量的2成以下,为一个晴天日的统计):11月19、3日、12月22、0日、1月22、2日、2月20、1日。由此看出,吉林市晴天多,这是形成吉林雾凇的必要条件。风对吉林雾凇很敏感。在风速大的情况下,不仅破坏了水汽凝结和凝华,而且还把地面已经冷的空气带走,因而破坏了雾凇的形成。吉林市冬季静风和微风(1~2米/秒以下的风),与其它风力相比占绝对优势。在静风或微风时,既保持了辐射降温,又不能把已经冷却的冷空气带走,这样很有利于凝结或凝华。因此,静风或微风,对吉林雾凇的形成的必要条件多;而夜间气温降低,大气持水能力减少就有多余水汽凝结,从不封冻的宽阔的松花江面向空中源源不断地蒸发大量水汽,就大大增加了空气中的饱和水汽量,所以说,这是形成吉林雾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5、得天独厚气候的关键条件

有利的大气候及独特的小气候,是形成吉林雾凇的关键条件。吉林市地处寒温

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本地高空盛行西北向的大气环流。它经常引导西伯利亚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一股股不断南下(一冬平均有二十余次冷空气活动)。地面经常受稳定的西亚大型冷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使贝加尔湖到蒙古的冷气团在本地持久停留,另外,季风特点又很明显,使偏北风的频率增多,而且经常有寒潮的降雪及突然降温的天气(一冬平均有6~8次),这是形成雾凇的大气候背景。

雾淞的特点

每到冬季,尽管松花湖上一抹如镜、冰冻如铁,但冰层下面几十米深的水里仍能保持4℃的水温,水温和地面温差常在30℃左右,江水与空气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温差,松花江源源不断释放出的水蒸气凝结在两岸的树木和草丛之间,形成厚度达到40至60毫米的“树挂”现象,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地区的普通树挂的厚度(多为5至10毫米)。而“吉林雾凇”又是雾凇中厚度最大、密度最小和结构最疏松的雾凇品种——毛茸形晶状雾凇,观赏起来格外晶莹剔透,所以吉林雾凇更堪称为雾凇极品中的极品。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是吉林雾凇奇观那仪态妖娆、独具丰韵的典型概括。当雾凇出现的时候,漫漫江堤,披银戴玉,仿若柳树结银花,松柏绽银菊一般。一时间,雾凇奇景便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这让许多有幸身临其境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雾淞的作用

北方也有一些地方偶尔也有雾凇出现,但其结构紧密,密度大,对树木、电线及某些附着物有一定的破坏力。而吉林雾凇除了美丽之外,结构很疏松,密度很小,没有危害,而且还对人类有很多益处。吉林雾凇正迎合了时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我美丽、我健康!”

现代都市空气质量的下降是让人担忧的问题,吉林雾凇可是空气的天然清洁工。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有净化空气的内在功能。空气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大量微粒,其直径大部分在2、5微米以下,约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四十分之一,体积很小,重量极轻,悬浮在空气中,危害人的健康。据美国对微粒污染危害做的调查测验表明,微粒污染重比微粒污染轻的城市,患病死亡率高15%,微粒每年导致五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已患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和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