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启示)

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启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以及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启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有哪些?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以下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悄悄地升高,而且已经到了为人察觉的程度。它的危害是不应漠视的。它会引起两极冰川的融化,会带来频繁的暴风雨,会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更会使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受淹,想一想当今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正居住在沿海50公里范围内,就可以知道沿海地区受淹的严重性了。

地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正在于人类的活动。在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的过程中,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在有机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断地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气体。这些气体具有阻止地球表面热量散发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温室,因此这类气体被统称为温室气体。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热点之一。

(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面10-50公里范围的大气平流层内,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阻挡紫外线辐射到地面,因此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发现北极圈的臭氧浓度明显降低,南极圈的臭氧层还出现了空洞。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将增高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使人类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它还会严重地破坏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

臭氧层破坏的元凶竟然也是人类。近数十年来,人类广泛使用氟氯烃类化合物与哈龙作制冷剂、除臭剂、喷雾剂等,这些化学物质释入大气并扩散入臭氧层后,会与臭氧反应,使臭氧分解为氧。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建设的发展,人类对动植物的破坏与日俱增。统计表明,目前每年要有4000~60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更多的物种正受到威胁。1996年世界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报告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类动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每年还有1000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被毁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速度也十分惊人。

动植物的生死存亡必将影响人类的命运。人类威胁其他生物生存的最终结果将是威胁到自己的生存。

(四)酸雨蔓延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降雨时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具有腐蚀性,降落地面会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导致林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建筑物及名胜古迹遭受破坏。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主要是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人类的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越高,消耗的能源也越多,酸雨的危害也就越大。全世界有三大著名的酸雨区,一个在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一个在北欧,另一个就在中国。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酸雨区不断扩大,目前酸雨区面积已接近国土面积的1/3。其控制已被列入国家绿色工程计划。

(五)森林锐减

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和不恰当的开垦,再加上气候变化引起的森林火灾,世界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近50年,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而且其锐减的势头至今不见减弱。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仅9%,约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1/3,而森林锐减的势头却并不逊色。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六)土地荒漠化

过度的放牧及重用轻养使草地逐渐退化,开荒、采矿、修路等建设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世界上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沦为荒漠,我国在这方面是较为突出的。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的贫困化。

(七)资源短缺

近数十年来,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已有很多资源显现出短缺的现象。最重要的有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目前全球有约1/3的人口已受到缺水的威胁,2000年缺水人口增加到1/2以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加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为供应粮食所需的耕地日见紧张,而工业城市建设工程却在不断地占用大量耕地,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在使耕地的质量不断降低,这一切使人类正面临耕地不足的困境。

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正随着工业建设的速度急剧增加,很多矿产的储量在近数十年内迅速减少。专家预计,再有50~60年即可耗去石油储量的80%,某些贵金属资源则已近消耗殆尽。

如再不认真对待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人类总有一天会面临无米作炊的绝境。

(八)水环境污染严重

人口膨胀和工业发展所制造出来的越来越多的污水废水终于超过了天然水体的承受极限,于是本来是清澈的水体变黑发臭,细菌滋生,鱼类死亡,藻类疯长,更为严重的是,本来足以滋养人体的水,常因含有有毒物质而使人染病,甚至致人于死地。

工农业生产当然也因为水质的恶化而受到极大损害。水环境的污染使原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为紧张。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污染加上水的洪涝灾害,构成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水危机。

(九)大气污染肆虐

最普遍的大气污染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造成的,细小的悬浮颗粒被吸入人体,十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现代都市还存在光化学烟雾,这是由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夹带大量化学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氢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它们与太阳光作用,会形成一种刺激性的烟雾,能引起眼病、头痛、呼吸困难等。1998年我国竟有7个城市的大气质量,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可见问题之严重。

(十)固体废弃物成灾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的,至今已成为地球,特别是城市的一大灾害。垃圾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任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还会污染周围空气、水体,甚至地下水。有的工业废弃物中含有易燃、易爆、致毒、致病、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更为严重。

显然,上述众多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这是涉及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继续发展的挑战,人类不能回避,更不能听之任之,贸然对待。人类必须、也只有人类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

扩展资料

应对策略

1、提高认识,加强全球合作

目前地球面临着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等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国际社会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去试图解决它们,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情况有较大的好转,而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说明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

2、政府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

各国各级政府的政绩主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这就造成了各级政府都把追求地区经济目标和GDP的增长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如赤道附近的国家大肆开采热带雨林,大量珍惜动植物资源被破坏,但由于本国经济发展优先,对其他国家的规劝也就不可能得到重视。

3、民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

社会的主体是民众,单靠政府行为是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的。民众的认识提高不上去,环境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占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够。

对于环境日趋恶化问题,引起全世界有识之士的深度思考,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球问题,例如,气候变暖、海洋污染、江河污染等问题,不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就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单靠每个国家内部去解决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两个方面必须有所突破:一个是全球各个国家都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的未来发展和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愿意行动起来努力改善地球环境。

另一个就是制定合理的规则、机制来公平地分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由于保护全球环境而在经济发展上遭受的损失,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优惠、补偿援助等方式进行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性。

4、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从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它包含四个相互关联和互补的方面:一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二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四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后者,既是新生事物,更是新的发展方式。

低碳概念的提出最初是源于发达国家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担忧。低碳经济已经被各国视为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富国(发达国家)还是穷困(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低碳经济都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

①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②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同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来看,它是经济体为扭转过度依赖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5、加强科学研究

这里所说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问题的研究,是指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是对环境技术的研究,如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以及在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针对环境问题和环境技术的科学研究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资金问题;

二是人员问题;

三是技术转让和信息共享问题。

6、加强环保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贫困和过度消费导致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这是造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富裕的人们追求高消费,使环境污染加剧;贫困的人们一边忍受着最恶劣的环境,一边还要为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过度地开采地球的有限资源。

人们首先需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于是消费地球的生态环境资源。这一点无可厚非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消费和地球的自我恢复能够维持一个基本的平衡: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这一平衡被打破首先是因为人口不断增加,其次是人类不满足于基本生存需要,不断追求更高级别的享受甚至奢侈的生活,人类和地球的供给平衡被打破,世界环境开始不断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启示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启示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启示,环境污染是现在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地球都在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已经给大自然造成了许多不可逆转的伤害,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关于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启示。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启示1

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中得到解决。首先,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不是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优先理念就是警醒我们不能再走人类历史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次,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潜力,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同时,严格落实考核机制。要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而不是以单纯的GDP为标准。

重视生态民生,推进环境正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要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首先,要把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的优先领域。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污染天气、垃圾围城、黑臭水体、化工围城等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环境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其次,在后扶贫时代,要推动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生态富民,这也是区域环境平等的要求。

再次,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对环境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通过加强企业监管、设立环境基金、建立环境责任保险等途径完善对环境弱势群体的救济。

完善制度法规,推进多元共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首先,健全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11月10日刊发的《雾霾之都:伦敦烟雾事件》一文,提出该事件倒逼《清洁空气法》及配套措施的出台。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涉及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统的环境法规。在完善立法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监管。

比如2016年以来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取得了较好效果。其次,创新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再次,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公民和环保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10月13日刊发的《水源之“危”:日本琵琶湖水污染事件》一文中谈到,滋贺县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引导公众参与琵琶湖的综合治理。

通过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拓宽参与渠道等提高公民生态素养,提高参与能力。

凝聚全球合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有能力单独进行有效治理。因此,需要凝聚全球合力,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首先,广泛谋求共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由于工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不同,因此,责任是“共同”的其实是有“区别”的。其次,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反对“生态殖民”“生态倾销”,维护国际环境正义。

再次,防止单边主义,推动全球环境的多元治理。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效遵守和实施国际规则,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

正如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其顺应了世界绿色发展潮流,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愿望和心声。

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启示2

我们对环境做了些什么?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公民至今仍有一部分人不是环保意识淡薄,就是没有环保意识,有的还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森林是地球之肺。可是在一些地方成片成片地砍伐森林,甚至连幼林也难以幸免;一些企业在建厂时就没有环保意识,把河流变成了他们的排污池;一些厂矿排污严重超标,他们与环保部门“捉迷藏”,把污染物排入空中、排入河流;公共场所或马路上,有些人随地乱扔垃圾;有的公共汽车驾驶员,出了车门就不再有环保意识,把车厢里的垃圾往马路上扫;有些清洁工为图方便,把路面垃圾扫进下水道里;一些街头饭馆,剩饭剩菜连同污水倒得马路遍地都是……这一幕幕,确实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忧虑。

如果我们不让这些人加强环保意识,不去制止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上个世纪末叶墨西哥城严重大气污染导致许多居民罹患疾病的悲剧,将会在我们身边重演。

环境与人类唇齿相依。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类爱护环境,环境施惠于人的过程。

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采取几项措施,新闻单位广为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我们的每一位公民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全民投身环境保护工作。也只有这样,环境才会报答我们。

就像一位著名的环保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爱护地球像爱护我们自己,地球也将奉献给我们她所有的一切。

人类生存在环境之中,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环境。这时,人的环保意识便显得十分关键。

废旧电器该如何处置,“白色污染”该怎样解决,乃至如何对待周围的一草一木,说到底都是一个环保意识的问题;有了这种意识,增强了这种意识,一些棘手的问题也就不再成其为问题。

所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根本。

面对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自然环境,我们采取的措施也最终围绕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弱反映了公民素质的高低,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尺,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环保专家,但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环保知识。

而环保知识的宣传又要从枝枝节节做起,只能是润物细无声,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首先是抓住媒体(这一宣传阵地。这是进行环保宣传的有效载体,它覆盖面广,能够辐射各阶层,各年龄段。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形成四者的互动与交融。

比如多设立环保网站,宣传环保知识,设立环保论坛;另外,作一些环保的纪录片、公益广告等,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必然得到增强。

其次是抓好教育这块领地,当今中国已经形成人人重教育的良好局面。

而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将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形势的严峻性,必将对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把有关环境的知识写进教材,可以多在大学校园组织环保讲座。

这样,从青年学生抓起,环境保护便有了后劲,便会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还有,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从上到下,统一意识,树立宣传栏、宣传牌,发放传单,让环保知识、环保意识进农村、进社区;让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要出台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还要立法;对于破坏环境的“人类公敌”进行有力处罚,以儆世人。

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具体化,对工业排污、农业污染、生活用品污染进行详细明确的规定,使环境保护提到法制日程上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任务艰巨,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工业时代刚刚起步;人们的文化素质包括环保意识还不够高,所以我国环保之路漫长而艰巨。

然而,正如我国政府一贯强调的,要实现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任何时候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

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要走高质量、高效益之路,而不可盲目扩张。我国的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尽管我们的环保任务极为严峻,但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人类共同寄居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相信,有了科学的方法,再加上我们的实际行动,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拥有一片美丽而完整的蓝天。

从环境污染事件中,我们能得到哪些教训和警示

地球环境问题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是没有国界的,一国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潜在影响着覆盖全球范围的环境,最终影响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地球生态环境。如今全球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从人类发明并大量使用氯烷烃(CFCS)和氟溴烷烃即哈龙(HALON)等产品用于制造制冷剂、灭火剂等,便出现了臭氧层受破坏问题.臭氧减少造成气候变暖,并会对生物造成种种不利影响。科学家曾预测说:“人类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大气臭氧层,到2075年,全球将有1.54亿人患皮肤癌,其中300多万人将死亡;有1800多万人患白内障;农作物减产7.5% ;水产品减产25% ;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率将增加30%。”由于工业、交通、生活燃煤、燃油燃气而排出的废气、烟尘导致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大量增加,与人和动植物生命息息相关的氧气日渐减少。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世界上淡水短缺,每年有4500万立方米污水,废水倾入江河湖泊,污染了55000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若不采取节制和治理措施,估计在今后20年内,世界污水量将增加14倍。同时全球海洋污染严重,荒漠化在全球蔓延,人为的破坏使耕地数量锐减。热带森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每年有1500万公顷的热带雨林从地球上消失,而森林的大面积消失,使地球上生物物种大批灭绝,在未来30年里,将有10%——20%的在热带雨林中栖息的物种因雨林的破坏而灭绝,即至少有75万种3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严重的全球环境污染导致人类疾病增加,食品污染危害人类健康、资源严重匮乏,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下表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世界所遭受的环境灾难的严重性

关于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和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启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