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气象观测站仪器布置的要求(气象站观测场地设置原则)

气象观测站仪器布置的要求(气象站观测场地设置原则)

今天给各位分享气象观测站仪器布置的要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气象站观测场地设置原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雾霾网(wumai.net),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气象站仪器设备布局要按要求分类

1气象台站环境条件的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其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气象台站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

因此,站址一般都不应选在山顶、山谷和洼地,也不应该靠近大片树林或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中,以及工业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方。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受不同地形的影响,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都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对辐射、温度、湿度、降水,特别是风(据试验,空旷地带的风在越过20m

高的树林后,风速可减小20%。)等要素有显著影响。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观测资料更明显地缺乏代表性。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这对温度、湿度有明显影响,一般城镇均较农村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低风速,又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照观测会造成影响,同时间接地也会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则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

上面仅指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有些地区很难找到完全合乎要求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如在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的浅山区和丘陵地区,站址选在较平坦的山顶就比在山谷、山坡上要好一些;再如,戈壁沙漠、草原、林区等地形、地貌单一的地区,就应选在能反映当地下垫面自然状况的地方,否则反而没有代表性。

在资料的使用上,要求一站资料至少连续在10年以上。因此,台站建成后应尽量不变动站址;否则,既耗费国家资财,也影响资料序列的连续。新建1个台站必须慎重选择站址,使选定的地点尽可能地符合规定要求;已经建成的站,应做好探测环境的保护和场地标准化的维护工作。

2地面气象观测场的要求

如果站址合乎要求,观测场地标准与否则取决于距离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林、高杆作物等)的远近和面积大小。距障碍物过近是不合适的,如果观测场地距障碍物的距离是其高度3倍的话,将有1/10的天空看不见,这显然不合乎视野开阔的要求。据试验,在有障碍物(与观测场的距离是其高度的4~6倍)的方向上,风向频率较其他方向减小2%~6%,风速平均偏小0.5~1.0m/s。在有6级以上大风时甚至可能偏小4~5m/s,气温平均偏高0.5℃左右。因此,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为碍障物高度的3倍以上,并尽可能大一些。

观测场地还不宜过小,否则场内仪器的安置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在丘陵、浅山地区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场地比较困难,安置仪器件数较少的站可以适当小一点。因此,对观测场有25m×25m和20m(南北向)×16m(东西向)这2种要求。观测场四周一般应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此外还需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其数据需刻在观测场旁固定标志上。

观测场地要求平整;否则仪器

安置不易达到水平的要求,而且容易积水。由于一般地区绿色植物分布的面积最广,所以观测场内应种植浅草(不长草的地区例外),以更好代表这一地区下垫面的特征。保持草层均匀,草高不能超过20cm。观测场内修建小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草层,保持场内整洁,方便行走,小路不宜过宽,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场内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0.5m宽的小路(不得用沥

青铺面),人员只准在小路上行走。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根据场内仪器布设位置和线缆铺设需要,小路下修建电缆沟(管),电缆沟(管)应做到防水、防鼠,便于维护。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必须符合气象行业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要求。

3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布置的要求

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布置的原则应当是保持距离,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北高南低,东西成行;靠近小路。为了保持场地通风良好和防止仪器受阳光照射而形成影子遮蔽其他仪器,高的仪器要安在北面,低的仪器安在南面,东西成行,大体对称。为便于观测时能迅速从北面接近仪器,仪器均应安置在小路南面,观测次数多的仪器尽量靠近中间的小路,使观测员的观测活动尽量减少对观测记录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由于地面受太阳辐射的直接作用,其湿度自地面向上递减也很快,一般情况下,地面附近的相对湿度比1.5m高处高5%~15%。这种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所达到的高度一般在1.5m左右,在此以上气温有规律地随高度增加而缓慢减小。因此,一般认为这是贴地层小气候与一般气候分界的高度,在此以上所测得的温度、湿度已不易受到地面的影响,而是比较接近大气的真实温度和湿度了。因此,百叶箱内温度表安置的高度规定为1.5m。

雨量器要安置在适当的高度上。安置太低,降至地面的雨滴容易溅入器内,安得越低溅入的雨滴越多,误差也越大,在冬季有积雪时,风从地面把雪吹入雨量器中也会使记录不准。但如果安置过高,不仅观测不方便,而且由于较大的乱流混合作用,会形成涡旋,影响雨雪的降落,甚至将已降入的雪片吹走,使测得的记录失真,所以雨量器的安置高度规定为70cm。

贴近地面层的风,由于受地面、地面障碍物以及因障碍物引起的乱流混合作用的影响,而几乎没有什么代表性。因此,测风仪器要求安置在距地面10m以上的高度。

安置日照仪器的地方基本要求就是开阔,特别是东西两面无较大的障碍物,使这些仪器终年在日出至日没之间都能受到太阳照射。如在观测场内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则日照计可安在平台上。

气压仪器要求安置在不受阳光直射、远离热源、不受震动、尽可能保持温度稳定的地方。室内既要有适当的通风,以免形成温度梯度;又不能直接对门窗等通风处,以免因风的阵性而影响示度的稳定。目测项目如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要在视野尽量开阔的固定地点进行,观测地点不可因人、因时而异。

气象观测场内仪器布置应当遵守什么原则?

场内仪器应当按照“北高南低、互不影响、便于观测”的原则进行合理布置

如何安装小型气象站?选址要求呢?

选址:

将气象站安装在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场内时,需进行基础施工,包含仪器设施的底座施工、电缆沟施工、接大地系统的施工等。将气象站安装在没人看守的观测点处时,关键是挑好站址,基础施工比较简单一点。

1、底座施工:底座指的是气象站的混凝土墩子,主要是立杆底座。宜选用水泥混凝土的,固定安装更牢固些;

2、供电施工:传感器等硬件安装在观测场内,而云平台则是通过电脑、手机端、LED显示屏等终端查看数据,多是安装在室内。传感器至传感器、控制柜至云平台的连接,不必采用多长的电缆,通常数米就够用应开挖电缆沟,将电缆敷设在电缆沟内。如果是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则无需电缆,直接将传感器与电池板连接即可。电池板的容量为10Ah,即便是在阴雨多云、太阳光照不足的天气下,低功耗运行下,也可支持连续工作7-10天;

3、接大地系统施工:接地的目的是全保护、供基点地电位和抑制干扰。标准规定“气象站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由工作室地网、室外观测场网区共同组成。两个地方间的连接带不可少于两条,可采用不小于直径16的镀锌圆钢相同规格的其他材料实现连接,避雷针引下线应沿杆上端拉线入地。气象站部件为金属钣金一体化外壳,应就近与观测场地网电气连接;

气象站

安装:

1、安装环境:安装要求四周空旷,不可有较高的房屋建筑挡住。周边要求十米内不可以有电线杆,间距道路最少要三十米,间距电气化铁路要100米间距,这是因为传感器是较为精密的设备,为了避免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必须避开高磁场和强辐射区域,比如电线杆、变压器等;

2、安装人员: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安装操作需由实践经验的人指导安装,或是有专职人员到场亲自安装,不建议零经验的人员安装部署。气象站的风向安装有讲究,安装标签上带的南点,必须要正对着南方;

3、安装前检查:安装前,需要查验包装箱是否完好无损,打开包装箱检查传感器、支架、太阳能电板或电源线等硬件是否完好、齐全,是否附带有说明书、安装手册等。必须轻拿小心轻放,不可以暴力地对待设备,需确保设备的整洁,不宜在设备上乱涂乱画;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要求

气象观测仪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仪器需满足规定的时间响应速率(仪器时间常数)、测量范围、测量精确度和灵敏度。②仪器性能需长期保持稳定。仪器标尺或其关系曲线的年变率应低于允许的测量误差。③仪器在不同气候区和不同海拔高度都能保持性能良好。如在高温、严寒、雨雹、阴湿、干旱和风沙等天气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④仪器的结构合理,单一响应性好:对所测要素响应灵敏,而对其他要素响应微小,并能从结构上加以补偿,以避免繁琐的订正。⑤价格便宜,使用(读数、维修)简便。

小型气象站安装要求

小型气象站安装场地必须要尽量开阔,要求周围视野开阔,没有较高的建筑物阻挡,避开高辐射区域。如果多个气象站仪器同时安装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m,南北间隔不小于3m。因条件限制不能安装在观测场内的辐射观测仪器,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日照以及风观测仪器可安装在天空条件符合要求的屋顶平台上。

1、小型气象站安装场地必须要尽量开阔,要求周围视野开阔,没有较高的建筑物阻挡,避开高辐射区域。

2、如果多个气象站仪器同时安装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m,南北间隔不小于3m,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m,高的仪器设施布置在北面,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面。

3、因条件限制不能安装在观测场内的辐射观测仪器,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日照以及风观测仪器可安装在天空条件符合要求的屋顶平台上,反射辐射和净辐射仪器安装在符合条件的有代表性下垫面的地方。

4、仪器安置应在紧靠东西向小路南面,观测员应从北面接近仪器。

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工作要求有哪些

区域气象观测站站址的选择

站址选择原则

站址的选择要满足当地总体布局。

站址的观测场地和周围环境要满足地面观测条件的要求,原则上按“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相对高度的3倍以上,两孤立障碍物最近的横向距离不得小于30米,距离成排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相对高度的8倍以上。”的要求选址。

站址应具有良好的电磁辐射环境,不能对自动气象站工作产生干扰。

自动气象站周围不得有致使传感器观测值发生异常变化的各种干扰源。

自动气象站工作环境要求

供电条件:自动气象站供电要求为180~240伏,50Hz,连续停电时间不得超过三天,如不满足供电要求的,应选择太阳能供电。

通信条件:站址应具备安装电话条件。特殊情况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时,站址与中心采集站之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应优于10E-5的传输误码率。

交通条件:交通应较为便利。

站址选择程序

根据站网总体布局,确定自动气象站安装地。

按照“一”的内容进行实地了解和勘测,尽量找出几个能满足站址选择要求的预选站址,记录每个预选站址的条件和环境情况,并拍摄预选站址的周围环境照片,了解征(用)地的可能性。

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需进行通信信道测试。

综合分析、评估预选的站址,将确定的站址上报省局。

区域气象观测站基础建设技术要求

区域气象观测站站观测场可建在地面或楼顶天面,占地面积不小于10x10米。

按照地面观测规范中观测仪器安装要求,确定风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百叶箱的安装位置(可参照附图一标示的相对位置确定)。

如观测场建在地面的,需平整观测场地,布设避雷地网,检查避雷地网的对地电阻,要求必须小于4Ω。

制作和安装铁塔(含三根拉索,见附图二),要求使用镀锌水管和不锈钢管材料。铁塔形状和大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坚固牢靠,地面铁塔总高度10米(其中塔身9米,顶端加1米Φ76或Φ100 mm 的钢管或不锈钢管),顶部要焊接一块交连金属法兰盘(附图二),以便安装时与风传感器底座相配。如果安装在楼顶的,铁塔总高度可缩短为6米。

按照防雷规范设计和安装避雷针,要求在铁塔附近单独树立。

制作水泥基座:

雨量筒水泥基座 500×500×500 mm 一块

百叶箱水泥基座 500×500×500 mm 一块

以上两个水泥基座不需预埋螺丝,设备安装时用冲击钻打膨胀螺钉固定。如果安装在水泥楼面,则可以直接在楼面打膨胀螺钉固定,而不一定需要另外预制水泥基座。

选择主机设备安放用房,必须考虑与传感器的距离要尽量短,信号电缆长度不得超过100米。

用户自行报装一部电话,将电话线、交流220伏电源引到主机放置的地方,安装电源插座(三芯国标)。安装交流220伏电源和电话避雷器。布设避雷地网,地网的对地电阻必须小于4Ω。将避雷接地线引到主机位置以便主机接地。

关于气象观测站仪器布置的要求和气象站观测场地设置原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