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温度是多少?地球内部地幔的半径约为2900公里,温度大约在1500~3000℃之间,压力为50万~150万个大气压,地核的半径约为3500公里,温度在5540℃左右,压力大约为350万个大气压.地球的温度最高能达到多少?埃塞俄比亚的达洛尔的年平均气温34.4摄氏度,是地球上全年温度最高的地方。地球的表面若是均匀一致的,则气候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高山地区气温和降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类似于在水平方向上随纬度呈现出带状分布,热带地区的高山带到寒带的垂直气候带。
地球内部地幔的半径约为2900公里,温度大约在1500~3000℃之间,压力为50万~150万个大气压,地核的半径约为3500公里,温度在5540℃左右,压力大约为350万个大气压.
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地方的气候之最,给您带来惊奇。比如,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不在号
称“三大火炉”的南京、武汉、重庆,而是在新疆的土鲁番。“三大火炉”的气温最高只有42摄氏度,而土
鲁番却高达48.7摄氏度。土鲁番低于海平面以下154米,由于地势低,吸收热量后,不易散发,就象一个热
气储存库,所以特别热,吴承恩笔下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儿。不过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在非洲的撒哈拉大
沙漠,最高气温55摄氏度,那儿许多人往往穿着白色长袍,一是易于反射热量,二是避免身上的汗水过多蒸
发,穿衣服反而比打赤膊凉快些。土鲁番、撒哈拉都是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因此终年并不高
温。我国全年温度最高首推西沙群岛,年平均气温为24.4摄氏度。埃塞俄比亚的达洛尔的年平均气温34.4摄
氏度,是地球上全年温度最高的地方。
最冷的地方人自然会联想到,遥远的北方边陲和南北两极地区。多年来,我国新疆以土鲁番的热,富蕴的冷,
阿拉山口的风,称为关外“三绝”。直到1969年12月3日,我国最北的漠河,终于以零下53.3摄氏度的最低值,
取代了富蕴零下51.5摄氏度的极值。大约再往北推进10个纬度,俄罗斯的奥依米亚康的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71
摄氏度,被气候学家称为世界“寒极”。它算是目前有人类居住温度最低的地方了。那儿植物生长非常缓慢,
矮小,几乎无农业可言,当地居民多从事狩猎业。近年来,各国纷纷到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在这块迄今无人类
居住,万年冰雪覆盖的荒原上,观测到零下88.3摄氏度的最低温度。
出现在我省东北部的铜仁,42.5摄氏度的极端最高温度极值,虽然与我国三大火炉相比,毫不逊色,但高温
的持续时间要短。而我省在威宁出现的零下15.3摄氏度的极端值,与漠河、富蕴相比,那就暖和多了。这就是贵
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所在。
降水最多的地方,一般都在高大的山体的暖湿汽流来向的迎风坡上。我国台湾东岸的火烧寮,正好处于太
平洋热带气旋来向的迎风坡,年雨量多达8409.0毫米,是我国年雨量的冠军。地处喜马拉亚山南坡脚下的印度
地球的表面若是均匀一致的,则气候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实际上地球的表面错综复杂,海洋、陆地和各种各样的地理地形,这种不同性质的下垫面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之间相互作用,便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气候情况。所以,地理条件是复杂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地理条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原因,太阳辐射的分布完全取决于纬度,而大气中的热能又是来自太阳辐射,故温度随纬度具有带状分布的特点。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高,气温低。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海陆分布改动了气温文降水分布。由于陆地没有海水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升温文降温都比海洋快,这就造成了陆地温度改动急骤,海洋温度改动缓慢。在海洋或近海的当地,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气温的日改动和年改动较小,降水分配也比较均匀;而内陆地区温度变化悬殊,冬天冷,夏天热,干湿季也比较清楚。
地形对气候影响表现在海拔坡向和高度。一般说来,海拔升高而奇闻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因此山顶的气温比山脚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以下,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但到达一定高度以上,却又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山地降水还因坡向而不同。在山脉的迎风坡,气流被迫抬升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造成大量降水,成为“雨坡”;在山脉的背风坡,由于气流下沉增温作用,具有焚风效应,故干燥少雨,成为“干坡”。因此,高山地区气温和降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类似于在水平方向上随纬度呈现出带状分布,热带地区的高山带到寒带的垂直气候带。海洋中海水有规律的运动,称为洋流。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海水的传热能力比大气高许多倍,所以洋流调节了纬度间的温差,在低纬与高纬间的热量传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高到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海面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其次,由于海洋东西两岸冷暖洋流水温的差异,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温产生显著区别,破坏了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分布规律。此外,暖流沿岸多降水,冷流沿岸多雾
纬度的差异是造成气温高低的根本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比如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是热带;两极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非常寒冷,是寒带;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介于二者直接,气温也介于二者之间,属于温带。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冰雪覆盖的山峰也清晰地显示出高处的寒冷。白天大气变暖,气温上升,并不是因为空气直接吸收了太阳光短波辐射热量的结果。空气分子是几乎不吸收波长比较短的太阳光线的热量的,而是由地面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热量,升高地面温度后,再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由地面再增热大气。夜间气温降低,也不是空气直接向宇宙太空辐射热量的结果,而是由于地面向宇宙空间放射散失长波辐射的热量而冷却,大气与冷却的地上接触,将自身热量渐渐传给地上而逐步降低气温。此外,还有坡向的影响。在北半球,时节、同、日子里山南山北气候不一般,山南暖,而山北冷。常常悔恨春天归去再无处寻觅,竟然不知道平地的春色移到了高山之上。白居易没有继续攀登,如果继续往上攀登,还会看到山顶的冬天。也许山顶一年只有冬天,即使平地进入盛夏季节,山顶也许仍是寒风刺骨,白雪皑皑,青藏高原等雪线以上区域正是这种情况。高原上大气薄、密度小,海拔1500米高山上的大气减薄了15%,海拔3000~3100米高山上减薄了30%,海拔5500米高山上减薄了50%。大气的变薄,对于太阳光线来说,到达地面的路途上损耗固然要减少一些,但是减少得很有限。可是因为大气变薄,大气中的水汽和云也少了,地面向宇宙空间以长波辐射而散失的热量却大大增加。所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是逐渐降低的。如果山再高些,夏季就不是凉爽,而是寒冷了。
珠穆朗玛峰北麓拔海4300米处有个定日气象站,记录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1.3℃,比沈阳还稍稍暖和些,极端最低气温-46.4℃,也比北极村漠河稍高些。再高就没有气象站了,但定日气象站有无线电探空观测,用内插的方法可以大致算得珠穆朗玛峰以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大约是-36.0℃,比北极村漠河还冷,相当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温度;以7月最暖,月平均气温-19.0℃左右,和隆冬1月的哈尔滨近地面气温相近。珠穆朗玛峰被誉为世界3极,珠穆朗玛的温度低于北极而仅次于南极,真的是高处不胜寒。
这种情况在山区里经常出现。因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膨胀,内能减少,气温就不断降低。当气流中气温降低到它所能包含水汽的能力低于水汽实际含量时,多余的水汽就会在气流中无数微小的凝结核上迅速凝结,形成云滴从而产生云。当云滴经过云物理过程形成雨滴,雨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的时候,就开始下雨了。往往山下或山腰降小雨或中雨,而山上则降中雨或大雨。因此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均随拔海高度增加而增大,这是山区气候的一个普遍规律。
当空气层结是对流不稳定或条件不稳定时,风经过山地受到阻碍,引起气流的抬升运动,抬升空气达到凝结高度后,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上升运动可继续发展,空气中水汽凝聚而成云致雨。当低压或锋面气候系统移到山地迎风坡时,因地形的阻挠,低压或锋面气候系统移动滞缓,因而导致气旋雨或锋面雨,降雨时刻延长,降雨强度增大。当气流进入谷地时,由于峡谷喇叭口效应,引起气流辐合上升,如果空气潮湿,层结条件又适宜时,就会产生降水。
在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由于山坡南北增温情况不同,或由于谷底与山坡增温比谷上空气增温快,会产生局部热力对流,形成对流雨或雷暴雨。气流经过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域,因摩擦力的影响产生湍流上升运动,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往往形成低层云或层积云,产生小量降水,如毛毛雨、小雨等。由于中纬度地区高空处在西南引导气流里,云多是自西而来,所以高耸的山脉东麓年雨量总是偏少,年平均温度总是偏高。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山麓平地,一般都是荒漠或半荒漠景观。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逐渐增加,而地面蒸发和植物叶面蒸腾总和的蒸散量则因为气温降低、湿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气侯逐渐湿润,植被景观也不断发生变化。
天山北坡山麓的通古特荒漠年雨量大约只有150毫米,海拔654米的乌鲁木齐市年雨量为247毫米,只能生长草类。当然也有草原土质的原因,乌鲁木齐市区马路两旁笔直的参天白杨,就是依靠人工定期灌溉生长的。再向海拔高处,树木开始出现了,以后越来越多,大约在1800米高度上已是成片森林,到了2200米高度以上,夏季月平均温度低于10℃,因温度过低森林带重又过渡到草原带。祁连山北坡、阿尔泰山西南坡、贺兰山两坡均有这种情况,只不过树种和林带高度、宽度有所不同。如果山顶高度低于森林线下界高度,或者因气候干旱,森林可能出现的高度上最热月气温低于10℃,那么森林带就不会出现。因而干旱地区的低山上没有森林,而天山南坡、昆仑山北坡等也没有森林。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15摄氏度,因为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适中约1.5亿千米,同时地球上有大气层,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内部的能量释放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综述地球历年来变化明显。
历史表明,在过去的5000年中,地球温度平均降低了大约1.3华氏度(合0.7摄氏度),直到在过去的100年里,温度又升高了1.3华氏度。陆地更多、人居更广的北半球变化最大。
气候模型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0华氏度至11.5华氏度(约1.1摄氏度至6.4摄氏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排放量的多少。
这种升温将比过去11300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显著。马科特说,影响过去11300年间全球温度的自然因素之一是,随着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太阳辐射的分布也在逐渐变化。
在全新世温度最高的时期,地球所处的位置使得北半球夏季更温暖。随着地球的方向发生改变,北半球的夏天转凉,我们现在本应该处于这个长期降温趋势的底部附近——但显然,我们没有。
其他研究,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均将过去50年来的地球变暖归结为人类活动,而不是太阳的变化或其他自然原因。
上个世纪显然是这一自末次冰期以来全球气温记录上的一个异常。这项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与此前11000年的地球历史几乎相同的温度变化,但这一次的变化要迅速得多。
地球的气候是复杂的,会对多种强迫因子作出响应,包括二氧化碳和太阳辐射。在过去的11000年里,这二者变化得非常缓慢。但在过去的100年中,二氧化碳已经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排放不断增长而出现显著增加。它是最能解释全球气温快速升高的唯一变量。
地球气温带来的变化
从1850年代到现在,全球气温升高了大约1°C。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七个年份全部产生于过去十年间(2010-2019),而最热的五个年份则全部是在自2015年后。
从全球平均气温来看,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观点,与1981至2000年20年间的1月平均温度相比,2020年1月份的平均温度高了0.77℃。
具体到不同地区,温度的变化也有着不少差异,其中欧洲地区变暖最为明显。
2020年1月,欧洲地区均温比此前2007年1月创下的最高温度还高了0.2°C,比1981至2010年1月3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出3.1°C。
气候变暖带来的最直观影响是极端天气的频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象学家们向《美国气象学会公报》提交的研究报告发现 :气候变暖大幅增加了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2020,南极气温20度 | 地球知识局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市气象局-Nature:重建地球温度历史 近百年升温尤其迅速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langhai8@163.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umai.net/tianqi/2022122512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