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或者称之为低热,是指体温超过37、3度,低于38度,如果超过38度,就属于中热或者高热。此时一旦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或者有风,就会导致体内热量散失,从而出现胃寒发冷的症状,这一症状在夏季是最为明显的。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正常人的体温每天有一定的波动,成年女性体温的波动还与月经周期有关。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础体温常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体温在37度以下,约在36.4--36.6度左右。低热持续4周以上,则称为长期低热。
低烧多少度算低烧
低烧多少度算低烧,发烧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不良症状,大多数人在平常难免会有发烧感冒的现象,所以平时我们也需要多了解相关的处理知识,下文分享低烧多少度算低烧。
低烧多少度算低烧1
低烧的症状主要有:
第一,体温偏高。低烧也是属于发烧,以腋下温度来说,在安静状态下测腋下体温在37、5~38、4度之间就是属于低烧。
第二,身体乏力,懒言少语,想睡觉,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晕头痛,易激惹。
第三,消化功能异常,可能会有腹泻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由于每个人引起低烧的原因不同,具体的症状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并非是所有的都有。
低烧的定义一般是体温37—38℃之间属于低热,38—39℃之间属于中等发热,高热属于39—40℃。
低热这个区间,其中37—37、5℃之间这个范围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发热,有一部分生理性的发热也可以出现这个区间的温度。
比如午后4:00—6:00监测的体温,或者运动之后、饮完酒之后、洗完热水澡之后测量体温,或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以及女性排卵期或者怀孕的期间测量的体温,均可以出现37—37、5℃这个区间的发烧。
不一定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发烧一般不伴有任何临床症状,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这个区间的发烧患者有相关的症状,比如有畏寒、头疼、关节肌肉酸痛,这时候需要考虑病理性的发烧,必要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去就诊。
低烧,或者称之为低热,是指体温超过37、3度,低于38度,如果超过38度,就属于中热或者高热。
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果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痛,咽痒可能是一些病毒性的感染,也就是出现了感冒的情况,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导致的。
如果出现了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烧,应注意休息,多饮温水,考虑是病毒性感染,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治疗,考虑是细菌性感染,可以使用一些抗菌药物治疗。
低烧多少度算低烧2
一、什么是低烧
低烧其实就是指体温不超过38度的一类患者,可能是间断性的发烧,也可能是持续性低烧。如果是低烧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星期,就可以诊断为低烧不退,这时就可能与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有关,患者需要提高警惕性。
二、低烧的症状
1、头晕发胀
一旦患上低烧,就会感觉到头晕脑胀。即便是休息一段时间,也还是会觉得头部不舒服不清醒,可能会有浑浑噩噩的感觉。
2、眼睛畏光
人在发低烧的情况下,眼睛会有些畏光。这时会不喜欢在太阳光比较强的环境当中,如果眼睛受到强光的刺激,还会流眼泪。
3、全身发冷
人们在发低烧期间,体内白细胞等免疫细胞,会发出一定的反击。此时一旦外界环境温度下降或者有风,就会导致体内热量散失,从而出现胃寒发冷的症状,这一症状在夏季是最为明显的。
三、低烧怎么办
1、补充液体
发低烧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足量的液体,每天都要多喝白开水,也可以喝菜汁或者花茶等。因为水具有发汗以及调节体温的`作用,对于低烧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2、温湿敷
建议发低烧的患者,要对额头或者全身进行温湿敷,具体可以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以便使身体散热。
3、做全身性检查
由于低烧的诱发原因多种多样,所以一旦发生,特别是低烧不同的情况下,最好及时到医院做全面检查。
低烧多少度算低烧3
对于低烧,最好建议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退烧,低烧是指体温在38℃以下。临床上退烧的方式最常用两种,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对于38℃以下的低烧,建议首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
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热量传递的特性把人体的热量带走,实现降温的效果,这里涉及到热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特性。
具体做法如下:
1、去掉病人盖的厚被、厚衣服,让患者穿薄点,这样身体的热量更容易传递到外界;
2、在腋窝、大腿根和脖子放上冰袋,冰袋通过热的传导能够把热量带走,能够降温;
3、利用蒸发的原理,在皮肤上大面积的涂抹酒精,因为酒精易挥发可以把热量带走,做到降温;
4、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水分在蒸发过程当中也能够带走热量,湿毛巾擦身的舒适度也更好;
5、在酒精和湿毛巾擦全身的情况下,可以用小扇子轻轻的给病人扇风,有空隙的流动,会使热量传递散走的更快。
具体使用这些方法时,还需要结合病人自己的感觉,选用比较舒适的方式。
低热的三大处理方法
大多数人在平常难免会有发烧感冒的现象,如果发高烧,危害的确非常严重,而一些人温度并不是特别高,这种我们就叫做低烧,低烧治疗起来同样非常麻烦,如果大家延误病情的话,那么温度就会越来越高转变为高烧,一起来看一下低烧怎么办吧。
1、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
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2、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3、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可能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有低热的时候,会自己选择服用一些退烧药,但是如果是因为有其他疾病才出现低烧现象,自己随意的服用药物,反而会延误病情。
针对低烧疾病大家千万不能忽略,因为生活当中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低烧,因此在出现低烧之后,大家首先应该清楚自身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及时的进行调理。大家在治疗的时候,千万不能自己随意的购买药物,避免延误自身的病情。
您好:
人的体温正常时口腔(舌下)温度为36.2--37.3度。腋下温度为36.0--37.0度。直肠内温度(肛温)为36.5--37.5度。
在一昼夜中,正常人体温在凌晨睡眠中最低,从早上7--9点时急骤上升,以后则缓慢上升,到下午17--19点时达到最高值,继而下降,到晚23--24点时达到最底稳定值。最高与最低值之差,通常在1度之间。
一般女性的体温略高于同年龄的男子,女子在月经前体温较高,月经来潮时体温下降约0.2--0.3度,到排卵时体温通常又降低0.2度,此后则突然升高。女性的妊娠期(一般在孕3--4周),体温可有持续性轻度升高。
正常人的体温每天有一定的波动,成年女性体温的波动还与月经周期有关。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础体温常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体温(即基础体温)在37度以下,约在36.4--36.6度左右。排卵后,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维持到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
【
发热
】口腔温度在37.3度以上,或肛温在37.6度以上,或一昼夜内体温波动1度以上属于发热。
【
低热
】口腔温度在37.4--38度之间,属于低热。低热持续4周以上,则称为长期低热。
【
中等热
】口腔温度在38.1--38.9度之间,属于中等热。
【
高热
】口腔温度在39度以上者,称为高热。
【
过高热
】口腔温度在41度以上者,称为过高热。
【
常度下体温
】口腔温度在36.1度以下为常度体温。
【
稽留热
】多为高热,持续于40度上下达数日或数周之久,每天体温波动很小,多在1度之内。常见于肠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
弛张热
】也称消耗热,表现为持续高热,每日体温波动较大,日夜波动可超过1.5--2度,但最低温度仍高于正常。可见于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热、亚急性心内膜炎、支气管肺炎、局灶性化脓性感染等。
【
间歇热
】突然高热39度以上,历时数小时后,下降至正常,间歇一日或数日后又复发,如此有规律地间歇性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肾盂肾炎等。
【
回归热
】体温急骤升高至39度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有规律地互相交替。见于回归热、何杰金氏病等。
【
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度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氏菌病等。
低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
体温一旦超过了摄氏37度就属于发烧。医学研究证实,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会随体温的升高而增高,同时高体温也使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造成病原体生长所需要微量铁离子供给不足,进而抑制病原体发育,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药物只是外援。
所以,如果在发烧一开始就服退烧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体温不超过摄氏38度,且精神、食欲没有受到影响时,可以将冰块置于额头缓解不适,同时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吃一些富含营养且清淡的食物。
若体温高于摄氏38.5度,或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发疹、剧烈头痛、关节痛、痉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扩展资料
发烧类型:
依据腋窝温度,发烧可分为低热型(37.5~38摄氏度)、中热型(38.1~39摄氏度)、高热型(39.1~41摄氏度)、超高热型(41摄氏度)。
本质上发烧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引起,所以发烧的应对原则是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发烧患者需积极查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发烧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降温治疗也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疾病。
常用的降温办法有:热敷(低中热)、冰敷(高热)、泡澡、补液、擦拭散热、适当药物治疗,体温低于38.5摄氏度建议物理降温,不推荐吃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发烧未必是坏事 生这五种病是好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吗
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人体低烧体温是多少度
人体低烧体温是多少度?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发烧的情况,而发烧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那么人体低烧体温是多少度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人体低烧体温是多少度1
当体温在37.3摄氏度到38摄氏度范围内,就属于低烧了,低烧出现时还会伴随出现咳嗽、身体乏力、夜间容易惊醒,或者醒后出汗等症状,当低烧出现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如注意多喝水、多休息,用温水擦拭身体等,若两三天温度恢复正常的,那么就不用担心了,是属于生理低烧。
但若是出现持续的低烧的情况,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应就快到医院就医,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大便常规等检查,看看是哪种病因引起的,常见如结合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疾病、药物引起等,根据检查结果以便医生能进行对症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低烧对人体危害是极大的,因为低烧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但若是低烧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会严重耗损身体是,是身体出现消瘦以及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另外低烧会使人容易忽视潜藏在身体的某些疾病,导致延误治疗时机,所以低烧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当出现长期低烧时,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关键。
人体低烧体温是多少度2
发烧本身并不属于疾病,从临床角度来看,发热就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机制,因为在人体内部有完善的“免疫系统”。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就会开始发挥作用。白细胞大军迅速集结并和病原体展开殊死波动,这场战斗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免疫炎症反应”,所以人体也会自然出现发热症状!
常见的体温测量有口腔、腋下和直肠三种:
通常情况下口腔正常温度约为36.3~37.2℃;
而直肠体温比口腔温度要高一些,多在36.5~37.7℃;
腋下的.体温则维持在36.0-37.0℃左右!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正常体温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因为毕竟每个人的基础体温都不相同。在相同体温之下,有的人没有任何身体异常,但有的人则会出现发烧时的正常表现。
根据年龄、身体情况的不同,对发热的具体数值判断也不相同,所以正常体温数值只是一个参考范围。
根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发热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就拿腋下体温来说的,当腋下温度超过了37.3℃,但在38℃左右,这就属于低热范围。而当体温超过了38℃,在39℃左右则属于中度发热。当体温超过了39℃在40℃左右时,则属于高热状态。一旦体温超过了41℃,就属于超高热范围!
概念,体温在37.5-38度左右为低烧。
长期低热是临床诊断中的一大难题。正常人一天内体温波动一般不超过1℃。如果,口腔温度在37.5℃─38℃之间(腋下37~38)者,热程超过4周以上称为长期低热。
长期低热可分为功能性低热与器质性低热。
功能性低热: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0.3~0.5℃左右,一般不超过38℃。常见有:
1
生理性低热: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热:
2
季节性低热:每于夏季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入秋自然缓解,称夏季微热:
3
环境性低热: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出现低热;
4
神经功能性低热: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热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低热多有一定规律性,可无症状,或伴头晕、失眠、乏力、手颤等症状。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热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5
感染后低热:见于急性传染病痊愈后,少数患者仍有低热持续数周,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恢复有关。
器质性低热:
引起器质性低热的疾病很多。据统计,引起长期低热的常见病因中,结核占第一位,胆道感染占第二位,病灶感染占第三位,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占第四位。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你已经做了有关检查,可进一步做如下检查:
1
有无慢性病灶感染存在:如鼻窦、扁桃腺、齿根、中耳、胆道等慢性感染:
2
做一下肝功能+乙肝抗原、肝胆B超检查,除外肝炎及其他肝胆疾患;
3
做尿常规、尿培养及前列腺检查,除外泌尿系感染;
4
查抗链“0”、血沉、除外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5
如伴有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多汗等,应查甲状腺功能。
如以上检查都无异常发现,即很可能为神经功能性低热。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langhai8@163.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umai.net/tianqi/2022122408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