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温度带的特点?地球五个温度带是指:热带 、南(北)温带 、南(北)寒带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是指:南北纬23.5到66.5度之间的区域。我国温度带是根据各地大于等于10°C积温大小的不同来作为划分依据的。我国的温度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寒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而寒温带和青藏高寒区只占国土面积的27.9%。
地球五个温度带是指:热带 、南(北)温带 、南(北)寒带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是指:南北纬23.5到66.5度之间的区域。特点是: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是指:南北纬66.5到90度之间的区域。特点是:终年寒冷,有极夜和极昼现象。
中国的五大温度带分别为(自北向南):寒带,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中国的五大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来划分,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就是活动积温。
1、年积温大于等于8000摄氏度为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即滇南谷地、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台湾南部)
2、年积温大于4500小于8000摄氏度为亚热带,其北界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即长江流域内各省份(不包括青藏地区)。
3、年积温大于3400小于4500摄氏度,为暖温带,其北界为“长城-黄土高原中部一线”,南界为“秦岭淮河一线”,即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原各省以及塔里木盆地)。
4、年积温大于1600小于3400摄氏度,为中温带,其南界为“长城-黄土高原中部-祁连山-天山”,无明显的北界,区域包括东三省、内蒙、河西走廊和准格尔盆地。
5、年积温小于1600摄氏度为寒温带,在我国,寒温带只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阿尔泰山北部(阿勒泰地区)。
地球的五大温度带
地球上的五大温度带分别为(自北向南顺序):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五大温度带。
地球上的五大温度带根据纬度划分,北寒带与北温带是根据北极圈(66°33′N)北温带和热带是根据北回归线(23.5°N)热带与南温带是根据南回归线(23.5°S)南温带与南寒带是根据南极圈(66.33′)
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划分标准:
世界温度带的划分
1、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
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
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 北寒带。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具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这是因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
它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回归运动的周期便是回归年。回归运动、回归线和回归年,是同一事物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也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移动。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也是相对于太阳回归运动而言的。
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在南北极圈内,都有极昼和极夜。它们的范围大小,随太阳赤纬(δ)而变化。│δ│值愈大,极昼(夜)范围愈广。自春分到夏至(δ由0°增为23.°5),北极地区的极昼和南极地区的极夜,都从极点扩大到极圈;自夏至到秋分(δ由23.°5减为0°),则从极圈缩小到极点。冬半年的情形反之 23°26′ 23°26′。
积温
积温,指某一段时间内逐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积温一般以摄氏度·日(d·℃)为单位。
我国温度带是根据各地大于等于10°C积温大小的不同来作为划分依据的。
我国的温度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寒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而寒温带和青藏高寒区只占国土面积的27.9%。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langhai8@163.com
本文链接:https://www.wumai.net/tianqi/2022122116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