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正文

河流污染治理案例(河流水污染治理)

河流污染治理案例(河流水污染治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河流污染治理案例,以及河流水污染治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河流污染的例子80字

20世纪的发展像一匹骏马一样飞速前进,无论是工业还是科技都在快速发展。可是在这同时,另一幕又戏剧化的发生了:废水污染了可爱的海洋,废气污染了碧蓝的天空,两极冰山融化、温室效应增加…… 先说被废水污染的渤海吧!渤海是毛泽东主席曾经畅游过的地方。可是谁又想到如今渤海已经变成了一条“垃圾河”。渤海仅仅在二零零六年毒就吞入了15.8亿吨有化工垃圾,导致大批鱼类绝种,海水变成了可怕的红色。国家海洋局报道说:渤海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每年有57亿吨的有毒废物和20亿吨固体废物倒入其中。52条河流43条受到了严重污染。天津、山东、辽宁及河北省的112个垃圾站80%化学和工业废弃物经常倒入渤海。据“参考消息”报纸报道说:如果从现在起人类不再对渤海排放工业废水和倾倒垃圾,灌入纯净水,要想使渤海恢复从前的样子也要1个世纪---100年。100年啊!多麽漫长的时间啊!人类需要多麽漫长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啊! 还有碧蓝的天空也被废气污染了,或许我们没有注意过。我也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不仅是海洋,连我们碧蓝的天空也被污染了。那天我蹲在窗前看风景, 突然看见远处一阵阵废气飘上空中,我朝那看了看,隐隐约约看见一个大排气管。我好奇地问爸爸那是什麽地方,爸爸告诉我,那是一个工厂。我想虽然排出的废气不多,但是这样日积月累肯定对天空污染很大,况且,还不止这一个工厂。 还有两极冰山的融化。就在2002年罗斯冰架崩裂,为什麽?因为污染太大。还有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渐渐融化。为什麽?因为污染太大。 还有温室效应的增加。据说:近几年,全球气温将上升。为什麽?因为污染太大。 归属起来,这都是污染惹得祸因此净化水环境,控制污染才是根本。美国进口普卫 欣天 猫。污染使得可爱的海洋变得面目全非,污染使得碧蓝的天空变成“乌黑的天空”,污染使得两极冰山融化,污染使得温室效应增加。我们应该阻止这些污染,让明天的地球更加美丽!

治理河湖的作文400字

治理河湖的作文400字, 七年级保护河湖的作文

1湖泊流域水质总体稳定,水环境依然脆弱

1.1.1柘林湖水质整体处于III类,部分入湖支流相对较差由《2000-2011年柘林湖水质状况报告》的监测资料可知,近10年来柘林湖湖体水质由2003年的I类水质下降到Ⅱ类;再从2004年开始下降到Ⅲ类水质,持续到目前一直保持在Ⅲ类水质。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4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和图2所示,总磷和总氮维持稳定在Ⅲ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在Ⅱ类〔5〕。由于柘林湖湖泊水面积较大,水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水质较好的情况下,沿岸带及部分库湾水质明显差于湖心和坝上处水质,区域性入湖水域还存在一定污染问题,水环境依然脆弱。

1.1.2柘林湖水体整体呈中营养状态,但在部分季节区域性湖湾水体中蓝藻成为次优势类群之一,区域性湖湾生态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在2010-2011年的调查中发现在枯水期和平水期,湖区的浮游植物类群从矽藻门演替为当前区域性湖区蓝藻门占优势。柘林湖部分湖湾的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门藻类成为次优势类群之一,表明柘林湖部分湖湾水体呈现一定的富营养化趋势。湖区的浮游植物类群从河流特征的矽藻门演替为当前区域性湖区蓝藻门占优势,表明柘林湖湖区外源输入的增加,水质的恶化,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凸显。因此,需要在流域尺度上降低入湖负荷,开展流域生态安全的保护与湖泊生态治理,阻止区域性湖湾富营养化趋势的蔓延,逐步维护湖泊生态系统稳定。

1.2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饮水安全存在隐患柘林湖湖区范围目前共有3个湖库型饮用水源地,分别为源口水库取水口和东渡取水口和柘林大坝三附坝取水口饮用水源地,主要供应武宁县城区、共青城市和德安县的居民供水,“十二五”期间也将作为南昌市和九江市的备用饮用水源地,因此柘林湖水源涵养功能的保护显得尤为突出重要。但是目前柘林湖饮用水水源地处于开放状态,隔离防护设施落后,水源地自动监测、应急预警和规范化建设能力相当薄弱,饮水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因此,亟需在流域治理的基础上以预防污染为主,确保饮水安全。

1.3渔业发展尚未规范,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3.1过量发展网箱养殖已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近年来,网箱水产养殖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据调查柘林湖库区内副坝附近、武宁县湖区境内共有22000余箱网箱,345座养鱼库湾,柘林湖湖区网箱养殖面积共6593.13hm2,养殖面积占全湖区水面面积的20%,且无证养殖的个体户屡禁不绝,存在个体户将化肥和养猪废渣投入网箱进行水产养殖的现象。

1.3.2非法捕捞屡禁不绝,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据渔业联合执法队调查,湖区非法捕捞形式包括扳罾灯光诱捕、拖网捕捞、非法渔具捕捞等。非法捕捞造成渔业资源减少,水生动物多样性破坏。2003年前,用传统方式每天每船可捕捞柘林湖湖鱼200kg之多;2008年每天每船的捕捞量已经降到50kg以内,且鱼的种类比较单一。另据渔业部门在柘林湖的不同水域进行竹排银鱼灯光试捕,结果显示:永修水域每网只捕到几尾,武宁水域每网仅捕获0.25kg银鱼,与往年试捕的每网5~10kg相差甚远。

1.4旅游发展加速,污染风险增大近年来柘林湖流域人类活动强化,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共80.77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到79.5万人次。2011年9月西海高速全线通车后,柘林湖的旅游人数成倍增加,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柘林湖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对提高柘林湖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至关重要。柘林湖东岸的庐山西海是一个新开发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种投资专案纷至沓来,中信集团将投资150亿元用于中信庐山西海开发建设专案,建设生态度假地,专案的建设将使原本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且今后还将发展水上旅游产业,污染风险突增。水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二者之间的矛盾亟须通过系统的保护规划和实践来进行解决。

1.5人为侵占湖滨带严重、缓冲能力下降湖泊自然带普遍受到人为干预,沿湖滨带人为侵占现象严重,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沿河湖镇区段建设了很多居民房,特别是武宁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就在湖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入湖;沿湖一百多公里建设了很多农田,农药和化肥直接排入湖中,没有相应缓冲带的拦截,对水土影响较大。此外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了柘林湖宾馆、北戴河宾馆和清水山庄等宾馆,废水只经过简单的微动力和化粪池后也直排入湖,因此湖滨缓冲带缓冲能力下降,亟需对湖滨带进行生态修复建设。

1.6水土流失较严重、矿山径流污染大城镇开发建设和矿山开采产生的水土流失等已成为水土流失的新问题。尽管近几年来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积重过深,林分质量下降,森林保土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流域存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不但排放大量采矿废水(井坑涌水、废水堆淋溶水、选矿废水、尾矿库溢流水),而且破坏地表植被以及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柘林湖湖区内强度流失区主要分布在武宁县城、武宁县工业园、鲁溪镇316国道两侧;中、轻度流失主要分布在石渡、新宁镇、官莲、巾口、澧溪等乡镇。

1.7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尚未到位,历史欠账多

1.7.1生活和工业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缺乏柘林湖湖区总人口为38.9万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量近3万t。湖区范围仅武宁县建设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目前一期1万t/d处理规模已建成投运,由于污水管道建设尚未完善,只接纳了城区周边部分生活污水,沿湖分散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未能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直排入湖,未经处理及脱磷脱氮的废水给柘林湖带来极大的压力。此外武宁县工业园区和太阳升专案园区的工业污水处理厂还未建设,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较低。

1.7.2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存在缺陷目前柘林湖从垃圾收集到处理还没有完善的执行机制。柘林湖流域范围内的垃圾清运范围局限于老镇区和旅游接待区,由于距离分散和资金缺乏等原因其它沿湖和沿河村落生活垃圾尚未得到有效收集,乡镇垃圾转运系统亟待完善。部分乡镇由于缺乏转运系统,收集的垃圾就地选择一处位置进行简易填埋,未进行无害化处置,未经过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部分乡镇由于没有合适的垃圾填埋场,就地对垃圾进行简易焚烧,焚烧的烟气对周边及湖区环境污染很大。

1.8管理机制体制尚未理顺,流域综合管理迫在眉睫

1.8.1环境监测执法,生态观测及科研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柘林湖流域内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十分滞后,无自动监测能力和应急监测能力,且监测装备条件较差,缺乏常规的监测仪器和现场快速监测仪器,无法对柘林湖生态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控。同时区内修河流域和柘林湖的生态观测与科研工作较为薄弱,尚未科学全面地掌握柘林湖区域目前陆生、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因此亟需对湖区投入强有力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生态服务功能的现状及其恢复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观测,以及对柘林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进行深入地调查评估。

1.8.2环境管理存在“断裂带”柘林湖流域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由于流域范围涉及修水、武宁、永修及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区域,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职权不明确等各种体制问题,导致许多生态保护工作不能很好的深入开展。

2柘林湖面临的主要形势

2.1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流域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既要解决做大产业规模与调整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又要解决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目前柘林湖流域范围的修水县和武宁县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工业新老企业更新,流域内各县近几年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尤其以工业发展最为迅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内外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和优化,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将步入稳定增长阶段,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加重。

2.2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柘林湖流域内主要河流的水质目前基本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Ⅲ类标准,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亟需转变观念,需从水质保护向水生生态保护转变,从污染治理向防治并举转变,从点源控制向非点源控制转变。三方面转变难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在这些方面相关部门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2.3环境风险防范形势目前柘林湖景区开发活动加快,网箱养殖及化肥投料威胁到饮用水源安全,线源(流动源)尤其是船舶增加了水污染事故发生的风险。

3柘林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对策

对于柘林湖的水污染防治与保护工作,应以控源与强化管理为首要措施,湖泊水体以保育为主,辅加治理。同时,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十分重要,这正是与其它型别湖泊治理思路的核心不同之处。因此,对柘林湖水污染防治采取“分割槽保水、上游活水、湖边治水、湖面管水”为主要内涵的柘林湖保护与综合防治的新理念。

3.1以湖泊生态安全为核心,保证湖区水质柘林湖目前处于水质良好和中营养状态阶段,经过对柘林湖进行水环境容量分析,除总磷现状负荷接近III类环境容量值外,其它指标现状污染物远小于III类环境容量值,因此影响流域经济发展和柘林湖水体水质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总磷,其主要污染来源于居民生活、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和化肥流失。因此,今后需要开展湖面网箱水产养殖取缔工程,取缔网箱养殖改为清水放养各种滤食性鱼类;实施清水入湖工程,加快建设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和沿湖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接管率和处理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四普及”,即清垃圾、污泥、路障;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路、改环境;普及电话、沼气、有线电视和太阳能),重点对沿柘林湖两岸乡镇和沿修河两岸乡镇进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对湖区周边畜禽养殖采取污染治理措施,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加大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周边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宾馆饭店污水实行回用与零排放工程,降低旅游业对水域的环境胁迫。采用以上措施能有效减少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入湖负荷,避免湖体区域性富营养化,使柘林湖水体水质达到功能要求。

3.2以柘林湖入湖河流生态保育为重点,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柘林湖主要入湖河流有13条,在对柘林湖湖区治理的同时,需加强对入湖河流的生态保育和污染负荷削减,对污染较重的主要入湖河流,如沙田河、修河上游、横路河、盘溪河等河流实施生态保育工程,对入湖河段缓冲带进行生态护岸及内河清淤、疏浚整治工程,并配套相关景观树木和景观石,岸线旁边种植水生植物,配置宣传标识牌树木的种类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和景观需要配备,主要以常年青的灌木乔木为主,在岸线水域周边种植荷叶、紫根水葫芦、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工程的实施能有效加快河流流速,提高河滨区的水体自净功能,种植的水生植物也能拦截一定的污染入湖负荷,对水质起良好净化作用。

3.3严格区域排放标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湖泊保护的关系“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环境管理实施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从单纯化学污染控制向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方向转变,迫切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有水质标准体系。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着手于水质基准、标准和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6,7〕。然而,目前我国保护和管理湖泊水体的唯一标准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与富营养化相关的水质指标仅总氮和总磷2项,利用这些指标难以解决湖泊水华和生态退化问题。尤其缺少度量生态响应和初级生产力的指标,如表征初级生产力的叶绿素和生物量等指标。因此,建立科学的营养物基准,制定适合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等,基于水环境承载力提出适于柘林湖流域的环境优化和经济增长模式,是有效解决柘林湖湖泊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举措。

3.4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流域土地资源调控方面,湖区范围内严格划定“三线”。根据柘林湖湖区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及湖区产业布局等因素,将柘林湖区划分为红线保护区、黄线控制区和蓝线优化控制区3类功能区,严格执行“三线”环境保护措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分不同产业实施资源利用调控。在农业方面,需要重点关注规模化畜禽养殖和种植等农业面源对湖泊的污染威胁,充分发挥区域内良好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工业方面,需严格环境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回圈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针对柘林湖流域的钨矿、锑矿和煤矿等主要矿产发展绿色矿业经济。在第三产业方面,需要以生态旅游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柘林湖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柘林湖的生态特色,展示当地民俗文化,通过景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的快速聚集,形成以观光、览胜、度假为主的游赏专案框架,把风景区建成“江西最热、中部叫响、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3.5强化自动监控,创新管理方式湖泊的保护离不开流域有效的监管,因此按照“控源+强化管理”的思路,在外源控制的同时,开展柘林湖全流域环境监管与综合管理。由于湖泊面积大,监管难度大,因此必须优化监测网路、加强湖区水质和水生生态自动监控能力建设,并在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促进柘林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回圈和可持续发展

作文《河湖的哭泣》

夜晚,我独自在静静的河边走着。忽然,一阵呜咽声传入我的耳中,“呜呜……我变脏了、我变臭了、变得被人类所厌恶,被植物所畏惧,呜呜……”

我仔细地聆听着,忍不住发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你不是生命之源吗?”

“是的,我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现在,我却成了扼杀生命的罪魁祸首。你们人类食用了我,就会中毒,植物吸收了我,就会枯萎并死亡,动物饮用了我,就会生病惨死。”水姑娘悲哀地向我哭诉著。

“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呢?”我同情而不解地问。

“唉!说来话长,你应该知道的。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你们人类工农业生产还不发达,对我没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到了80年代,你们工农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是从这时起,我开始被严重的污染了;到了90年代末,你们人类喊著“净化污水,提高水质”的口号,其实光说不干,只是流于形式而已,知道现在把我变成这又脏又臭的模样。你看,本来靠我生存的鱼虾,现在也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灭绝之路……”说著说著,河水不禁又呜咽起来:“我多么想像从前那样清澈、干净,使动物,植物能够很好地造褔于人类,呜呜……”

我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高智商犯下的“聪明”错误!“河水,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们会还你清澈而美丽的面目的!”

在离开小河的路上,我心情难以平静,想了许许多多:松花江被几家工厂排放的污水所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地影响了沿江群众的生活……如果我们继续这样肆无忌惮地污染水源,不保护水源,那必然有一天连江河之水都不能饮用。人缺水就不能生存,植物缺水,就必然会死亡。

聪明的人们,是清醒的时候了,请你们保护好我们生命的源泉——水,否则的话:“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成为我们人类的最后的一滴眼泪!”请大家行动起来,还青山绿水于大自然!

争做河湖的保护者,作文400字

争做环保小卫士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发生在小村庄的故事:这个小村庄因风景优美而吸引了很多游客,其中有个游客对小村庄的人说:“你们这儿有一个老天爷送的礼物。”大家以为地下埋有金子,于是都去乱伐树木,乱挖土地,到处寻找宝藏。慢慢地,昔日的美丽村庄不见了。当那个游客再次来到小村庄时,村民们质问他,他如实回答:“我说的礼物就是这里如画的风景呀!”听了这话,大家才恍然大悟。几年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容颜。

听了这个故事,我决定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呵护绿色家园,争做环保使者。记得不久前,有个男孩吃完课间餐后把垃圾乱扔,旁边经过的一个同学看见了,立即蹲下身捡起了垃圾,走到垃圾桶边,把垃圾扔进了垃圾桶。丢垃圾的小男孩脸一下子红了,他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地走了。我相信,他一定会改正的。果然,不久后,我看见上次乱扔垃圾的小男孩在操场上主动捡起了垃圾,并把它扔进了垃圾桶。他改正了错误,也加入了呵护绿色家园的行动中。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他叫环保小卫士……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我们要让地球妈妈更加美丽!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争做环保小卫士,为创造绿色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关于江西河湖的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或江河 , 湖海,或山川原野,或天空日月,也或者是风雨雷电,这些看似平凡的自然风景,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溪水是属于大自然的,我们没有资格破坏它。但是随着人们的随意破坏,更致使他们无奈的消失。 在我的家乡,就有这样一条溪水。早晨,溪水远远地从远方奔来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时显得大大方方,舒舒展展。 到了正午,弯弯曲曲的清流原水在太阳下本是个大龙潭,水势汹涌,颇有“龙威”。到了九道弯这儿,越发跌宕多姿了,端急处飞珠溅玉,平缓处银湖泻波,错落有致,铮然有声。 黄昏时,天空中淋淋沥沥的下著雨。雨细如发丝,轻盈似飞天,整条溪水就迷离在那片濛濛溪水中,好像一位躲在珠帘后的少女,隐隐约约,只见其窈窕身段,不见其秀丽的...

关于冰河湖的作文的题材

湖水绿得像一片翡翠,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蔚蓝的天空与翠绿的湖水相映显彰,周围环绕着艾伯塔斯山脉,给人一种很冰的感觉,湖风很大,把我都吹得站不稳。

去看了冰河湖之后,我们又开始了“巴士之旅”,途中,我们经过了一个牧场,导游在那个牧场停了车,让我们去看驼羊。驼羊是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的特产。从体型上看,驼羊的头和骆驼的头一样,长长的脖子,身子比绵羊大一些,身上的毛比绵羊的毛要松软、密很多。驼羊天生高傲,只吃又细又长的牧草,别的一律不吃,可是,这个牧场里的驼羊似乎饿坏了,连小草、小花、树根和树皮都吃,我看见这些驼羊那么可怜,就想喂它们,正好不远处的地上有驼羊喜欢吃的那种牧草,我跑了过去抓了一把牧草,喂给了被牧草引过来的一只黑色驼羊,那只驼羊,张开大口,把我手上的牧草一口吞进了肚子里,但是,没咬到我的一根手指头,驼羊朝我投来“贪婪”的目光,似乎在对我说:“能不能再给我一点刚才你喂给我的那种牧草?”我毫不犹豫,立刻向那个地方飞奔而去,抓了一把牧草,喂了给那只驼羊,就这样反复好几次,那只驼羊被我喂饱了,它向我投来感激的一眸,身体向我靠过来,我摸了那只驼羊的背部,它把头转过来,亲热地用鼻子轻轻地碰了我的手,表示友好,我心中想:它应该是为了感谢我,才让我摸它身上珍贵的毛。我又摸了那只驼羊的头和脖子,又舒服又柔软,摸起来比绵羊的毛手感好很多。直到导游叫我们上车的时候,它才又向我投来深情的目光,慢慢地走开了。

我真高兴,今天交了一个驼羊朋友!

保护河湖的名句

1、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2、善待水,就是善待生命. 字串6

3、国之栋梁不可无 ,生命之水不可枯.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字串2

5、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望采纳

保护河湖的事例

国内外保护治理河流湖泊成功案例

日内瓦湖:依法严制

全民参与

瑞士日内瓦市的日内瓦湖,风光秀美,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湖,但它也曾变成死

湖、臭水湖。上世纪

70

年代,日内瓦湖受到工业、农业和家庭废水的严重污染,湖

中的鱼类濒临灭绝。

为了改善水质,瑞士 *** 制订了严格的法律来限制排污行为,建立了污水处理

工厂,即便是处理过的污水也不会被排入湖中。由于这一湖泊一半属于法国,当地

*** 还建立了跨国水治污机制,促进两国合作联手应对河水污染问题……到本世纪

初,日内瓦湖就已完全可以供人放心地尽情游泳、泛舟或潜水、赛艇,并且湖水可

以直接饮用。

日内瓦湖的治理经验主要包括:

一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进行改造被污染的河水;

二是提高全民保护湖泊的意识,让大家都意识到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责任拯救日

内瓦湖,拯救湖泊就是拯救每一个人;第三是制定严格的规章,严格区分污染物和

非污染物,有污染的水绝不能流入日内瓦湖,并且在河两岸限制使用农药杀虫剂。

在日内瓦,

1/3

的公园不使用杀虫剂。

珍爱河湖的句子

珍爱河湖的句子

解答

可以写句子:

我们应该珍爱水源,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描写河湖的词语

清澈 无暇 透明 湛蓝 碧绿 恬静 温柔 轻盈流畅 碧波荡漾 清澈见底

请问一道环境法的案例分析题?

A没有治理河流水污染的责任

如果是污染引起的人身健康伤害 是可以要求bC赔偿。 但是因污染公共河流造成其他公司的商业损失,没有赔偿。 以前做过一道题 国际海洋石头泄露污染 沿海餐饮企业遭受损失 是否可以要求英国石油公司赔偿, 答案是否

如何整治府南河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们国家、周边地区的水环境普遍恶化,河流污染非常严重,为了控制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装饰城市,争取成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环保城市,全国各大城市都刮起了一次治河运动,严格的来说,就叫治河风。这股风有人说是从成都府南河开始刮起的。清华的一个教授,叫俞孔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城市美化运动,更确切的是城市化妆运动,典型特征是唯视觉形式美而设计,为参观者而美,为城市决策者或者设计者的审美取向为美,强调展示性,以取得政绩为动力”。 对府南河工程要一分为二,确实有好的地方,确实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府南河第一期工程一共投资27亿人民币,主要为治理成都市中心区域府河与南河14公里河道。工程在1993年动工,1997年准时完工,完工后连续获得“联合国人居奖”(1998年)、“地方政府首创奖”、“最佳范例奖”三个奖项。一个工程能够连续获得三个奖,说明它确实有值得赞扬的地方,这是事实,但是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治河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水质,而府南河水质的整治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整治前地表水是5类水,整治过后还是5类水。(府南河水质状况表参见PPT)我们国家地表水分5个标准,第一类是最好的,源头水;第二类与第三类,也是靠近水源的,水质比较好;第四类,人的身体就不能接触了;第五类是最差的。在整治前,成都市的地表水是五类水,甚至连五类水的标准都达不到,整治后还是这样。南河也是这样,整治前和整治后水质一样,介于五类水与四类水之间,人的身体是不能接触的。虽然我们花了很大力气进行整治,但最关键的水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结果河堤两岸的确是做到了绿树成荫,河水却总是清不起来,这个缺憾一直困扰着我们。这也引发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治理城市河流的合理有效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水资源、水危机、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这些都是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那么,回顾成都的治河经历,结合成都市的治河经验,探讨成都的治河方法,把成都市府南河整治工程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剖析,寻求合理的治河之道,是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应了解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怎么一回事。我现在大致给大家介绍一下府南河工程。府南河包括两条河:府河与南河。府河在成都北边,南河在成都南边,包围着成都。在1200年以前唐朝时,这两条河都在成都的南边,唐朝以后变为两江环抱。当时的市长川西节度史高骈,为了保护城市安全,形成两江环抱的格局,作为屏障,当时不叫府河与南河,叫郫江和检江,水质非常清,水量充沛。马可波罗到成都,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河水非常清,有许多鱼,河宽达到800米,河里有许多船,”人们根本不能想象有那么漂亮的一条河,有人认为他吹牛撒谎。我们不能把马可波罗的用语作为科学考察的标准,他可能有夸张,但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旅行家,他向世界介绍了成都,向世界介绍了中国。许多人因为这本书才发现了东方。

那时,水质很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水质变糟糕了。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府南河的水质急剧恶化,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成都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膨胀,城市经济发展,需水量成倍增加,污染废弃物也成倍增加;另一方面是上游来水减少,府南河的水源来自岷江,由于岷江上游森林过度砍伐,致使水源涵养能力减弱,近60年来,岷江水量日益减少(都江堰岷江来水量变化情况表参见PPT)。岷江水的年径流量从20世纪30年代的174亿方到2002年的107亿方,减少了40%左右,但是在来水减少的同时,农用灌溉水却不断地增加,都江堰灌溉面积从解放前灌溉两三百万亩土地,后来增加到了一千多万亩,到了70年代以后,都江堰重新调配分水比例,成都市府南河到了冬季基本上就没有水了,河流没有了可以维持生态的基本流量,完全丧失了自净能力,造成河流污染。造成这种环境水污染的情况有很多客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环保意识薄弱,这不仅仅是指我们老百姓,还包括政府决策者。有一次,毛主席说:“我要站在天安门上,看到烟囱。”于是郭沫若老先生也凑热闹写了一首诗,这首诗这样说“一支支冲天的烟囱,像一支支画笔,描绘着蓝天。”所以环境意识的薄弱导致人们不懂得要把人类的活动限制在自然容量的允许范围内。我们确实取得了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但是同时也付出了破坏环境的沉重代价。

在府南河整治工程以前,也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前,府南河主要存在哪些表面可以看到的问题呢? 1、水质恶化,污染严重,城区河道两岸有650个排污口,平均每天向河里排放污水60万吨,特别到了冬季,河里全是污水;2、河道淤塞,无法抵御五年一次洪水(在合江亭水流量489立方米/秒),防洪能力不足。在解放以后,成都发生过13次洪水,平均5年发生一次。最严重的一次是1981年7月13日,那一天死了107人;3、两岸房屋破败、环境脏乱。两岸住了10万居民,居住环境非常恶劣。滋生着疾病、贫穷、犯罪,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有小学生给市长写信,新华社在内刊里发表通讯,说成都市锦江污染严重,这种情况使得成都市政府决心整治府南河。这种情况使得成都市政府决心整治府南河。

我们开始整治的时候是在1992年,当时的府南河整治规划设计原则还是非常正确的。一共三条,第一条是以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强调综合整治,以治水为核心,带动城市基础建设。第二个也是非常正确的,以建设生态城市为方向,改善两河及沿岸的生态环境;第三点是,挖掘两河文化传统,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是历史文化传统,一方面是地方特色。但是限于当时我们的经济条件以及认识水平,尽管我们的规划原则很正确,但是在实施当中打了很多折扣,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这项工程在规划后,于1993年动工。计划5年完成,我们准时的在1997年完成了。工程包括哪些内容呢?综合整治有哪些内容呢?包括了六个方面:

第一,防洪工程,通过综合整治工程,我们把五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200年一遇(1300立方米/秒)。第二,环保工程,原来的650个排污口,在第一期工程时,我们就堵了500多个,还剩105个,现在更少了。并且扩大污水处理厂,当时成都只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原来每天可以处理10万吨污水,通过工程提高到可以处理40万吨污水,到现在成都的这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以处理90万吨污水。第三,安居工程,因为工程需要,我们必须节省用地,必须拆迁。过去拆迁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府南河工程的优点,把拆迁工程变成了安居工程,老百姓都非常自觉,我们新建了24个新小区,搬迁10万人,人均居住面积提高1.4倍。原来河边居住环境非常糟糕,现在他们住进了套房,有卫生间、厨房,这个就体现了联合国的一个人居原则“人人都有适当的住房”。解决了十万人的住房问题,也就是解决了社会公正。第四,市政管网工程,我们在河两岸修了路,修了排水管道,埋设了电、气、通讯等地下管线,增加城市的服务能力。第五,绿化工程,我们在河两岸开辟了23多万平方公里的绿化带,修了19个开放性公园,不需要买门票,大家都可以进去,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活水公园,可能很多同学都去过,它完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造园手法,使公园具有了教育功能。第六个,文化工程,我们以水为依托,以成都市的主要文化为内容,以雕塑为主要手段,形成了府南河文化圈,个人认为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1997年底府南河综合整治第一期工程(包括六个子工程)准时完工,完工以后,确实美化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周边十万居民的居住环境,消除了水灾隐患,两岸的地价房产也升值了,老百姓确实参加并监督了这个工程的实施过程,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家园感,热爱成都之情油然而生,大家都说成都变得很漂亮,所以它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因如此,联合国才会给我们颁这个“人居奖”。

府南河工程好的经验在哪儿呢?我认为,府南河的工程技术上没有特殊之处,是常规的河道工程,所以它的成就并不归功于技术与工程,而应该归功于出色的工程组织管理,例如宣传动员十分到位,把政府目标和市民的愿望紧密结合等。当时的常任副市长王少雄,代表成都市到联合国去介绍成都府南河工程经验和留给我们的启示,提出了府南河的模式。府南河模式是什么呢?他说:“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一个欠发达的地区,只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动员人民群众参加,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成都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府南河模式的要点有以下几点:一个是用可持续发展指导规划与建设,第二,抓好成都的整体规划;第三,充分发挥伙伴的作用,要发动群众,把政府的目标和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征集专家的意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要把政府的目标和市民的意愿结合在一起,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的建设积极性,扫除建设工程的各个障碍。”这一点我们做得非常突出,包括拆迁,在一年以内搬光,说明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第四,政府工程和宣传工作非常到位,同开发方合作,用一种正确的方法进行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就能把这个工程搞成功。

工程虽然搞成功了,但是水质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当时社会上就有一些比较极端的看法,表示非常遗憾,有人说:“你们是建设了一条非常豪华的臭水沟。” 我是参加建设府南河的,听着心里都很不舒服,但是我仔细想了想以后,认为府南河工程确实存在着缺陷。一方面,我们要肯定成绩;另一方面,我们确实不能回避问题,然后再考虑应该怎么办。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刚刚提到的,成都市的经济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我们那个时候的认识水平局限。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谈谈府南河工程的一些缺陷,一些我觉得做得不够的地方,这是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大家可以讨论。

府南河实现生态目标的主要措施是截污和河岸绿化,这两项措施当然是必要的,但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对污染源没有好好地研究,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我们府南河的污染问题。府南河整治工程提出明确的指导原则是“改善两岸的生态环境,构成以水为核心的两河生态圈.”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生态”。那么,涉及生态主题的有哪些工程措施呢?把河流中的污水除掉,把河两岸绿化起来,这两项措施是很必要的,但也是很不全面的。而且有些工程措施完全违背了生态理念,最明显的是,我们将河岸做了渠化硬化,两岸用水泥砌了河岸,南河的上游干河不仅砌了水泥岸,河底还浇筑了混凝土,河底甚至可以开汽车,当时是为了防止冲刷,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疏导方便。现在看来,这项设计是很不恰当的。而且我们在城区14公里的河段上修了7座橡胶坝,平均两公里一座,当时考虑的是,冬季断水时,可以用水坝抬高水位,使得城里可以有一些水。但是这样导致府南河的自然形态完全破坏了,这显然也是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呢?第一,水的循环系统被破坏了,水生生物失去了栖息地,河的自洁能力减弱了,人们就以为水污染加剧了。第二,河两岸变得僵直,非常整齐的河岸,不再弯弯曲曲,改变了水文特征,降低了保水和蓄洪的能力。第三,高高的河岸,拉开了人与水之间亲近的距离,修了河以后反而把人与水之间的距离拉开了。这里我可以说一个真实的笑话,府南河修好以后,有人在此跳水自杀,于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就跳下去救她/他,不但人没有救上来,跳下去救人的工作人员也死了,为什么呢?因为河岸太直了,根本没有可以攀爬的地方。人一下去,就只能死路一条。于是,当时我们府南河指挥部召开了一次会,请了很多专家来讨论“怎样才能使跳入府南河的人能够爬上来?”这是一个很滑稽的题目,大家提了很多很多方案,中间有个方案给我印象特别深。有人提出来,应该在河道两边,每隔20米挂一个救生圈,14公里长我们就需要买1400个救生圈。上帝保佑,没有执行这个方案。大家想一想,外地人看到了,会认为成都是个自杀者的天堂,都到这儿来死了。

为什么要搞河流渠化硬化?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成都土地非常昂贵,河流太宽没有那么多土地。第二个原因是防洪的要求,河岸必须禁得住河水冲刷。这就是成都市河流渠化硬化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是主要借口。这是城里面的借口,现在听说农村也想把他们的河流搞成这样,就是柏条河,一会儿会有另一个专家来说这个事情。如果我们的规划设计者可以把生态因素放在首要位置的话,即使在城市的中心,也可以把河流变得生动活泼的。假设我们换一种思路,把河堤做成绿化带,让河堤可以在200年一遇的洪水中淹一下也是可以的,而不是象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府南河两岸都是15米高的两堵墙。河岸应该具有在短期内的淹没能力,这是很正常的。假设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就不需要按照高水位来设计河岸,我们可以按照常规水位或者低水位来设计。另一点就是因为土地太宝贵了,所以整个河段做成了矩形,实际上府南河两岸的绿地宽窄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很窄,有些地方还是很宽的。只要当时我们的设计者能够多花一点心思,河段中间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地理位置而变化,不用象现在这样所有地方完全相同。那样的话,就能做出非常精彩生动的河流,但是当时我们并没有这样做。还有河里修坝的思路,当时是为了保证冬季河里有水,结果因为水不流动,变成死水,在冬季发臭。怎样才能提高河流的美学价值呢?有人说,河流中的水不在于它的多,而在于其动人的姿态。确实是这样,水需要流动。

我想谈到的第二点是,府南河工程在工程技术上的缺陷。府南河治理河水污染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河岸两侧埋排水管道,以免向河里直接排污,再通过城市排水管把污水输往污水厂进行处理,达标排放,这种工程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事实证明有着明显局限性,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1993年以前,府南河城区段共有650个排污口,通过第一期整治工程到1997年初还剩105个;97年后截污继续进行,到2001年9月检查,还有59个排污口;2004年3月再检查,只发现6个排污口,应该说经过反复截污,成都城区大部分污水已经截除,但河水还是清不起来,整治工程开始时向市民许诺的还两江清水没有兑现,原本以为通过以上的截污工程措施,府南河的水质会得到改善,但是却没有实现。说明我们对治理河流污染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对污染源没有深入研究,可见工程措施带有非常大的盲目性。虽然已经花了100多个亿了,但是水质仍然没有改善。前不久,市长看到水还那么脏,用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无地自容!”

多地母亲河污染严重,河流到底是被“谁”污染的呢?

多地母亲河污染严重,河流的污染源不止一个:

1、工业废水危害大,重金属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直接将工业废水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这就会造成河流污染。

有些人认为“被污染的只是河流,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实上,河流污染最终会威胁人类健康。以工业废水为例,工业废水中常常含有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被排放到河流中后,如果被人饮用,会直接损害人体器官。

同时据《科技日报》报道,如果用含有重金属元素的河水浇灌农作物或者喂养家畜,那么这些重金属元素会在食物链中流通,最后在食物链的末端,即人体中聚集,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器官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其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被彻底排出。

2、农业生产污染河流,营养元素也可能是罪魁祸首

为了抵御害虫对农作物的侵扰,农业生产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农药,但残留的农药会附着在土壤上,然后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如果进入河流的农药较多,就会对河流造成污染。

另外,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磷等营养元素,于是在农业生产中还经常会使用一些富含这些营养元素的化肥。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氮、磷等物质本身没有毒性,但如果这些物质被大量排放到河流中,会使河流水质富营养化,进而导致蓝藻大量繁殖,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3、生活污水的危害不容小觑,保护河流人人有责

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排水、洗涤排水、沐浴排水等。据《中国环境报》报道,这些污水中一般都含有某些化学元素,所以如果将其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破坏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同时,生活污水中也含有氮、磷等物质,当这些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也会使河流水质富营养化。

因此要想解决河流污染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水厂提高净水技术,而且需要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正确处理污染物,自觉保护河流环境。

有的河流每天被直排污水超万吨,有的形成明显黑色污染带

在云南,保山市主城区隆阳区每天约4.5万吨污水直排“母亲河”东河,致使东河成为纳污河,自2018年以来水质持续恶化为劣Ⅴ类。

在湖南,湘潭市港口、码头作业粗放,大量雨污水、煤炭淋溶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排湘江,在湘江上形成明显黑色污染带。

“臭,太臭了,我要想办法搬出去。”广西崇左市百货大楼附近居民无奈地告诉记者,好几户邻居都已经搬走了。

广西崇左市大量生活污水没有纳入城市排污系统,2020年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6.7%。督察组称崇左市“全区最差,全国罕见”。在百货大楼排涝泵站,每天有超过万吨污水直排左江,水体达到重度黑臭程度。在丽江南路丽江加油站斜对面的河堤下,同样存在大量污水直排左江。

督察组近日通报了多起“母亲河”被严重污染的典型案例。从公布的典型案例看,云南保山、湖南湘潭、广西崇左、山西清徐县等都存在将污水直排江河,污染治理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以上内容参考 北晚新视觉-多地“母亲河”污染严重,当地居民被迫选择逃离

河流污染治理案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河流水污染治理、河流污染治理案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